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滑坡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滑坡区域地质条件与结构特征 | 第15-20页 |
2.1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 第15-16页 |
2.2 区域地层及岩性基本特征及其空间组合关系 | 第16页 |
2.2.1 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 | 第16页 |
2.2.2 第四系滑坡堆积层 | 第16页 |
2.2.3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一段第二亚段(J_3P~(1-2)) | 第16页 |
2.3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第16-19页 |
2.3.1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16-18页 |
2.3.2 水文地质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滑坡变形破坏现象与特征 | 第20-33页 |
3.1 滑坡变形特征 | 第20-22页 |
3.2 滑坡的结构特征 | 第22页 |
3.3 滑带土物理力学特性与抗剪强度参数 | 第22-31页 |
3.3.1 滑动面及滑带土 | 第22-23页 |
3.3.2 滑床 | 第23-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枣林乡滑坡形成模式与滑动机制数值分析 | 第33-39页 |
4.1 滑坡变形滑动模式与机理的工程地质结构力学模式分析 | 第33-34页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4-38页 |
4.2.1 计算参数 | 第34-35页 |
4.2.2 单元网格的生成 | 第35-36页 |
4.2.3 模型加载 | 第36-37页 |
4.2.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枣林乡滑坡滑动堆积体稳定性评价分析 | 第39-46页 |
5.1 典型断面的选取 | 第39页 |
5.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39-40页 |
5.3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稳定性计算原理 | 第40-42页 |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5.5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枣林乡滑坡治理措施分析 | 第46-56页 |
6.1 抗滑桩的设计 | 第46-54页 |
6.1.1 滑坡推力计算 | 第46-47页 |
6.1.2 锚索拉力计算 | 第47-49页 |
6.1.3 抗滑桩内力计算 | 第49-54页 |
6.2 抗滑桩的数值分析 | 第54-5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7.1 结论 | 第56-57页 |
7.2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