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17页 |
1.1 化学成分 | 第10-12页 |
1.1.1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0-11页 |
1.1.2 三萜类 | 第11-12页 |
1.1.3 多糖类 | 第12页 |
1.2 药理活性 | 第12-17页 |
1.2.1 抗肿瘤 | 第12-13页 |
1.2.2 抗氧化 | 第13-14页 |
1.2.3 保肝 | 第14-15页 |
1.2.4 降血糖 | 第15-16页 |
1.2.5 抗炎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响应面酶法优化甘草苷转化甘草素的工艺 | 第17-2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7-18页 |
2.1.1 材料和试剂 | 第17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17页 |
2.1.3 方法 | 第17-18页 |
2.2 统计分析 | 第18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18-24页 |
2.3.1 单因素试验 | 第18-20页 |
2.3.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20-21页 |
2.3.3 各因素及交互作用对甘草苷转化率的影响 | 第21-24页 |
2.4 结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甘草苷和甘草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 第25-33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5页 |
3.1.1 试剂与材料 | 第25页 |
3.1.2 仪器 | 第25页 |
3.1.3 试验动物 | 第2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3.2.1 动物模型建立 | 第26页 |
3.2.2 动物分组 | 第26页 |
3.2.3 血糖测定 | 第26页 |
3.2.4 一般状态 | 第26页 |
3.2.5 试验样本采集 | 第26页 |
3.2.6 指标检测 | 第26-27页 |
3.2.7 统计学分析 | 第27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3.3.1 对糖尿病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第27页 |
3.3.2 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27页 |
3.3.3 对糖尿病小鼠饮食饮水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4 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29页 |
3.3.5 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6 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 第30页 |
3.3.7 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中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8 对糖尿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 α 和瘦素的影响 | 第32页 |
3.4 结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甘草苷和甘草素对脂多糖诱导引起的小鼠慢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 | 第33-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4.1.3 统计学分析 | 第35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5-48页 |
4.2.1 肝脏损伤小鼠成模标准 | 第35-36页 |
4.2.2 小鼠的一般状态 | 第36-37页 |
4.2.3 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4 对血清中各指标的影响 | 第38-41页 |
4.2.5 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 | 第41-46页 |
4.2.6 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48-49页 |
4.3.1 肝损伤模型的选择 | 第48-49页 |
4.3.2 甘草苷和甘草素对LPS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各指标的影响 | 第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