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商业厨房通风、空调及热环境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商业厨房环境质量现状第13-17页
        1.1.1 厨房内余热的产生及危害第13-14页
        1.1.2 厨房内油烟的产生及危害第14-15页
        1.1.3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要求——ASHREA标准第15-16页
        1.1.4 我国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第16-17页
    1.2 商业厨房室内环境质量控制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1 利用通风方式改善商业厨房环境质量的研究第17-18页
        1.2.2 利用空调方式改善商业厨房环境质量的研究第18页
        1.2.3 商用厨房通风空调设计标准的研究第18页
    1.3 现代商业厨房通风空调中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20-23页
第二章 厨房环境评价指标及通风方式第23-41页
    2.1 商业厨房室内环境设计标准第23-24页
    2.2 厨房室内环境评价指标第24-26页
        2.2.1 送风温度设计第24页
        2.2.2 空气年龄第24-25页
        2.2.3 污染物浓度第25页
        2.2.4 PMV与PPD指标第25-26页
    2.3 厨房通风、空调系统第26-31页
        2.3.1 局部排风系统第27-28页
        2.3.2 全面排风系统第28-29页
        2.3.3 公共厨房压力要求及厨房送、排风量关系第29-30页
        2.3.4 商业厨房空调系统送风形式第30-31页
    2.4 置换通风第31-39页
        2.4.1 置换通风设计办法的应用研究第32页
        2.4.2 置换通风的原理第32-33页
        2.4.3 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现象第33-34页
        2.4.4 置换通风的通风效果评价及对比第34-37页
        2.4.5 置换通风温度梯度研究第37-38页
        2.4.6 置换通风送风温度及风量的确定第38-39页
        2.4.7 送、排风温差的确定第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模型厨房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第41-63页
    3.1 数值模拟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第41-42页
        3.1.1 室内气流分布预测CFD模拟优势第41-42页
        3.1.2 Airpak软件第42页
    3.2 湍流模型第42-44页
        3.2.1 标准κ-ε模型第43页
        3.2.2 Boussinesq假设第43-44页
    3.3 数学模型第44-45页
    3.4 物理模型第45-47页
        3.4.1 边界条件设置第47页
    3.5 数值计算过程第47-48页
        3.5.1 网格划分第47-48页
        3.5.2 求解及参数设定第48页
    3.6 模拟结果分析第48-59页
        3.6.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3.6.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0-52页
        3.6.3 CO_2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3.6.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3.6.5 压力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3.6.6 PMV-PPD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3.7 数值模拟的实验验证第59-61页
        3.7.1 实验测量目的第59页
        3.7.2 实验测量仪器和方法第59-60页
        3.7.3 结果分析第60-61页
    3.8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商业厨房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第63-79页
    4.1 厨房模型建立第63页
    4.2 模拟工况的选取第63-64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64-70页
        4.3.1 典型工况温度场分布第64-67页
        4.3.2 典型工况速度场分布第67-69页
        4.3.3 典型工况空气龄分布第69-70页
    4.4 不同工况模拟结果对比第70-75页
        4.4.1 送风温度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第70-74页
        4.4.2 送风速度分布及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第74-75页
    4.5 送风口位置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第75-76页
    4.6 回风口位置对温度、速度分布的影响第76-78页
    4.7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第79-81页
    5.1 研究总结第79-80页
    5.2 今后工作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无土栽培设施及其根区温度调控系统的研制
下一篇:乘坐式全自动移栽机车架结构仿真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