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缺席判决制度的研究现状及比较诉讼法史方法的引入 | 第11-13页 |
(一) 缺席判决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比较诉讼法史方法的引入 | 第12-13页 |
二、古罗马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 第13-18页 |
(一) 古罗马法定诉讼时期缺席判决制度考察 | 第13-14页 |
(二) 古罗马程式诉讼时期缺席判决制度考察 | 第14-16页 |
(三) 古罗马非常程序时期缺席判决制度考察 | 第16-17页 |
(四) 古罗马缺席判决制度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17-18页 |
三、现代两大法系国家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 第18-30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8-23页 |
1. 英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8-21页 |
2. 美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21-23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23-29页 |
1. 法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23-25页 |
2. 德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25-27页 |
3. 日本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27-29页 |
(三) 现代两大法系国家缺席判决制度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29-30页 |
四、中国民事缺席判决制度改革的趋势 | 第30-41页 |
(一) 中国缺席判决制度的缺陷分析 | 第31-37页 |
1. 缺席判决界定模糊 | 第31-32页 |
2. 不利于平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 第32-34页 |
3. 不利于实现诉讼公正 | 第34-36页 |
4. 立法过粗,不利于实现诉讼效率 | 第36-37页 |
(二) 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完善 | 第37-41页 |
1. 原告缺席的诉讼对策 | 第37-38页 |
2. 被告缺席的诉讼对策 | 第38页 |
3. 原被告均缺席的诉讼对策 | 第38-39页 |
4. 第三人缺席的诉讼对策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