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微博祈愿现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8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4页
        (一) 概念界定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三、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 理论意义第14-15页
        (二) 现实意义第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页
    五、研究设计第15-18页
        (一) 案例选取第15-16页
        (二) 数据收集策略第16页
        (三) 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一章 公共危机与微博祈愿第18-26页
    一、祈愿概述第18-21页
        (一) 祈愿文化之流变第18-20页
        (二) 微博祈愿之兴盛第20-21页
    二、公共危机传播与微博祈愿现象第21-26页
        (一) 微博与微博祈愿第22-24页
        (二) 公共危机与微博祈愿第24-26页
第二章 典型案例分析——以雅安地震、东莞扫黄、马航失联为例第26-51页
    一、案例简介第26-28页
        (一) 雅安地震:祈愿化“精神食粮”第26-27页
        (二) 东莞扫黄:祈愿化“表达工具”第27页
        (三) 马航失联:祈愿化“传播噪音”第27-28页
    二、现象分析第28-40页
        (一) 编码分类表:案例信息概括第29-35页
        (二) 主体间互动:创新传统模式第35-37页
        (三) 效果影响要素:内外因兼顾第37-40页
    三、机制分析第40-51页
        (一) 传播主体:多元化第41-42页
        (二) 传者受者;一体化第42页
        (三) 信息形式:多彩化第42-44页
        (四) 表达方式:自由化第44页
        (五) 传播特征:阶段性第44-47页
        (六) 传播路径;特色化第47-51页
第三章 公共危机传播中微博祈愿现象之反思第51-58页
    一、传播主体间“应势而变”与“官方主导”第51-53页
    二、传播动因介“各取所需”与“维持秩序”第53-56页
        (一) 政府:了解危机、把握大局第54页
        (二) 媒体:引导舆论、占领话语空间第54-55页
        (三) 公众:参与传播、维护权利第55-56页
    三、传播路径的“迂回曲折”与“有规可循”第56-58页
第四章 微博祈愿现象的传播控制与应对第58-62页
    一、政府:强化监管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第58-59页
    二、媒体:分辨传播时机,把握传播尺度第59页
    三、精英:坚持理性传播,引导正确舆论第59-60页
    四、草根:瓦解网络迷思、维护话语权利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67页
插图和附表第67-68页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人群密度分析与风险预警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NFC应用的NiZnCu铁氧体的结构、工艺、形貌及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