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装饰美术论文--橱窗论文

观光农业中的活态展示设计研究--以走马星工场农业生态园设计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农业发展的需求第11页
        1.1.2 消费与休闲观念的转变第11页
        1.1.3 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现状综述第14-16页
        1.4.1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第14-15页
        1.4.2 相关设计实践发展状况第15-16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20页
        1.5.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1.5.2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0页
第二章 观光农业的活态化契机第20-29页
    2.1 观光农业的规划选址第20-23页
        2.1.1 选址依据第20-21页
        2.1.2 规模划分第21-23页
    2.2 观光农业的景观资源第23-26页
        2.2.1 基本要素第23-24页
        2.2.2 景观结构第24-25页
        2.2.3 形态构成第25-26页
    2.3 观光农业的体验特征第26-27页
        2.3.1 功能的复合性第26页
        2.3.2 活动的参与性第26-27页
        2.3.3 文化的活态性第27页
    2.4 观光农业发展现存问题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活态展示应用策略第29-40页
    3.1 展示中的主题体验第29-32页
        3.1.1 具有地域特征的主题内容第29-31页
        3.1.2 故事性的主题演绎方式第31-32页
    3.2 展示中的信息体验第32-34页
        3.2.1 农业要素的符号化第32页
        3.2.2 使用材料的本土化第32-33页
        3.2.3 活态布景的民俗化第33-34页
    3.3 展示中的空间体验第34-36页
        3.3.1 空间的形态构成与柔性边界第34-35页
        3.3.2 活态化的乡村场景营造第35-36页
    3.4 展示中的行为体验第36-38页
        3.4.1 参与行为的产生与引导第36-37页
        3.4.2 多元化的感官感知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走马星工场农业生态园活态展示分析第40-47页
    4.1 走马星工场农业生态园项目概述第40-42页
        4.1.1 区位特点第40页
        4.1.2 环境概况第40-41页
        4.1.3 项目背景第41-42页
    4.2 地域农业文化的特色表现第42-44页
        4.2.1 农业生态、生活环境第42-43页
        4.2.2 乡土民间器具第43-44页
    4.3 走马古镇本土文化的引入第44-46页
        4.3.1 古建筑遗产第44-45页
        4.3.2 民俗文化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走马星工场农业生态园设计实践第47-55页
    5.1 主题定位与规划思路第47-48页
        5.1.1 主题定位第47页
        5.1.2 整体规划思路第47-48页
    5.2 空间构成与活态布景第48-52页
        5.2.1 活态展示的空间布局第48-51页
        5.2.2 生产和生活场景设计第51-52页
    5.3 公众参与和行为体验第52-54页
        5.3.1 加强社区联系,提升公众参与第52-54页
        5.3.2 游客行为介入,丰富游憩体验第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7页
    6.1 主要结论第55-56页
    6.2 思考与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注释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附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洪泽湖、南四湖沉水植物分布及其优势种的C-N代谢研究
下一篇:模糊思维在非当代戏剧戏服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