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一般理论论文--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基于本体的疾病数据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9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本文内容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疾病数据可视化相关理论知识和总体设计第14-23页
    2.1 前言第14页
    2.2 本体简介第14-15页
    2.3 疾病本体和相关数据库简介第15-17页
    2.4 可视化理论分析第17-20页
        2.4.1 网络及其可视化技术第17-19页
        2.4.2 绘图技术介绍第19-20页
    2.5 系统总体设计第20-22页
        2.5.1 系统功能设计第20-21页
        2.5.2 系统实现的技术选择第21-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疾病本体的索引及详细信息的可视化第23-39页
    3.1 前言第23页
    3.2 疾病本体的文本索引第23-27页
        3.2.1 树形索引设计第23-25页
        3.2.2 节点数据加载第25页
        3.2.3 树中节点的过滤第25-27页
    3.3 疾病本体的在人体生理位置上的索引第27-37页
        3.3.1 人体及其子系统或者器官的绘制第27-30页
        3.3.2 数据映射第30-31页
        3.3.3 点击事件确定第31-34页
        3.3.4 性能优化与完成后的效果第34-37页
    3.4 疾病本体术语的详细信息可视化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疾病本体及相关数据间拓扑关系的可视化第39-47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方案设计第39-40页
    4.3 异构网络的确定第40页
    4.4 布局算法选择和局部子网络确定第40-43页
        4.4.1 布局算法的选择第40-41页
        4.4.2 局部子网络的确定第41-43页
    4.5 数据接口交互第43页
    4.6 网络可视化和用户交互设计第43-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可视化系统的结果展示和评价第47-55页
    5.1 可视化系统结果展示第47-50页
    5.2 可视化系统结果评价第50-54页
        5.2.1 系统兼容性第50-51页
        5.2.2 各可视化方式的响应速度第51-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彩色激光印制机具“数字水印”在文检中应用研究--以惠普常见两款机型打印机为实验样本
下一篇:论P2P网贷个人信用征信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