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构思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数字内容在线交易消费者保护的困境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数字内容的概述 | 第15-16页 |
一、数字内容的概念和范围 | 第15-16页 |
二、数字内容的特征 | 第16页 |
第二节《消法》对数字内容在线交易的适用 | 第16-21页 |
一、《消法》对数字内容在线交易的规定 | 第17页 |
二、《消法》适用数字内容在线交易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数字内容及其在线交易的性质 | 第21-26页 |
第一节 数字内容的性质 | 第21-23页 |
一、消费关系客体的区分 | 第21-22页 |
二、数字内容性质的认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数字内容在线交易的性质 | 第23-26页 |
一、标准数字内容在线交易的性质 | 第23-25页 |
二、定制数字内容在线交易的性质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消法》适用于数字内容在线交易的具体问题解决 | 第26-46页 |
第一节 完善经营者信息披露制度 | 第26-31页 |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 | 第26-27页 |
二、数字内容在线交易中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27-30页 |
三、经营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方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正确适用消费者撤回权制度 | 第31-38页 |
一、数字内容在线交易适用撤回权的正当性 | 第32-34页 |
二、数字内容消费者撤回权的适用范围 | 第34-36页 |
三、消费者撤回权的行使期限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合理确定数字内容在线交易格式条款的效力 | 第38-41页 |
一、在线交易格式条款的成立问题 | 第38-39页 |
二、格式条款的有效性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建立有利于消费者的司法救济途径 | 第41-46页 |
一、建立有利于消费者的管辖规则 | 第42页 |
二、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入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