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一种安全高效的RFID批量认证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RFID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6-17页
        1.3.2 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7页
        1.3.3 RFID系统的安全机制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9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2章 RFID认证协议理论基础第21-34页
    2.1 RFID系统的安全与隐私威胁第21-23页
        2.1.1 RFID系统假设和攻击模型第21页
        2.1.2 RFID系统隐私威胁第21-22页
        2.1.3 RFID系统安全威胁第22-23页
    2.2 RFID认证协议安全与隐私要求第23-24页
    2.3 RFID认证协议性能要求第24-25页
    2.4 RFID认证协议的相关研究第25-32页
        2.4.1 基于哈希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第25-29页
        2.4.2 RFID批量认证协议第29-30页
        2.4.3 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一种安全高效的RFID批量认证协议第34-47页
    3.1 方案概述第34页
    3.2 系统模型第34-35页
        3.2.1 前提假设条件第34-35页
        3.2.2 敌手攻击模型第35页
    3.3 协议描述第35-41页
        3.3.1 符号说明第35-36页
        3.3.2 初始化阶段第36-37页
        3.3.3 认证阶段第37-41页
    3.4 协议分析第41-45页
        3.4.1 安全性分析第41-43页
        3.4.2 性能理论分析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基于批量认证协议的群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第47-51页
    4.1 方案概述第47-48页
    4.2 系统模型第48页
        4.2.1 前提假设条件第48页
        4.2.2 敌手攻击模型第48页
    4.3 协议描述第48-50页
        4.3.1 准备阶段第48-49页
        4.3.2 所有权转移阶段第49-50页
    4.4 群组内部分标签所有权转移第50页
    4.5 群组标签所有权恢复第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RFID批量认证协议安全性BAN逻辑证明第51-57页
    5.1 形式化分析技术介绍第51-52页
    5.2 BAN逻辑介绍第52-54页
        5.2.1 BAN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第52页
        5.2.2 BAN逻辑的语法和语义第52-53页
        5.2.3 BAN逻辑的基本推理规则第53-54页
    5.3 协议安全性BAN逻辑证明第54-56页
        5.3.1 协议BAN逻辑形式化第54页
        5.3.2 确定初始假设和期望目标第54-55页
        5.3.3 协议BAN逻辑推理及结论分析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7-64页
    6.1 模拟实验第57-60页
        6.1.1 实验环境第57页
        6.1.2 实验设计第57-59页
        6.1.3 实验过程第59-60页
    6.2 实验结果分析第60-63页
    6.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与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多功能石墨烯/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海绵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