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2.1 电子口碑 | 第19-24页 |
2.1.1 电子口碑(e WOM)与传统口碑(WOM)的比较 | 第19-21页 |
2.1.2 电子口碑的成因 | 第21-22页 |
2.1.3 电子口碑的影响 | 第22-23页 |
2.1.4 电子口碑的渠道 | 第23-24页 |
2.2 相关概念评述 | 第24-29页 |
2.2.1 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 | 第24-27页 |
2.2.2 心理距离(psychology distance) | 第27-29页 |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29-36页 |
3.1 个体——情境相互作用理论与“说出即相信”效应 | 第29-30页 |
3.2 网购经历对消费者电子口碑行为意向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自我建构对消费者电子口碑行为意向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电子口碑行为对消费者原有品牌态度的影响 | 第33-36页 |
第4章电子口碑的影响边界研究 | 第36-44页 |
4.1 实验一 | 第36-39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4.1.2 实验过程 | 第36-37页 |
4.1.3 测量量表 | 第37页 |
4.1.4 实验对象 | 第37-38页 |
4.1.5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4.2 实验二 | 第39-44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4.2.3 测量量表 | 第40页 |
4.2.4 实验对象 | 第40页 |
4.2.5 实验结果 | 第40-44页 |
第5章电子口碑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44-48页 |
5.1 实验三 | 第44-48页 |
5.1.1 实验目的 | 第44页 |
5.1.2 实验过程 | 第44页 |
5.1.3 测量量表 | 第44页 |
5.1.4 实验对象 | 第44-45页 |
5.1.5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理论贡献 | 第49-50页 |
6.3 营销启示 | 第50页 |
6.4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附录A:实验一问卷 | 第61-63页 |
附录B:实验二问卷 | 第63-74页 |
附录C:实验三问卷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