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工业废水中高效降酚菌株的筛选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酚类化合物的危害及来源第9-11页
        1.1.1. 酚类化合物的危害第9-10页
        1.1.2. 含酚废水的来源第10-11页
    1.2. 含酚废水处理方法第11-16页
        1.2.1. 萃取法第11-12页
        1.2.2. 吸附法第12页
        1.2.3. 酚醛缩聚法第12-13页
        1.2.4. 氧化法第13-14页
        1.2.5. 活性污泥法第14-15页
        1.2.6. 微生物法第15-16页
        1.2.7. 生物膜法第16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8页
第2章 实验第18-25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2.2. 样品前期检测第19-20页
    2.3. 样品微生物分离查看第20-21页
        2.3.1. 样品微生物初查第20页
        2.3.2. 样品微生物复查第20-21页
    2.4. 酚类降解菌株的筛分第21-22页
        2.4.1. 酚类降解菌株初筛第21页
        2.4.2. 酚类降解菌株复筛第21-22页
    2.5. 菌株降酚能力鉴定第22-23页
        2.5.1. 测定方法第22页
        2.5.2. 测定试剂第22页
        2.5.3. 测定步骤第22-23页
    2.6. 菌株降解能力鉴定第23-24页
    2.7. 菌种鉴定第24-25页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41页
    3.1. 前期检测结果第25-26页
    3.2. 样品微生物初查结果第26页
    3.3. 样品微生物复查结果第26-27页
    3.4. 酚类降解菌株初筛结果第27-30页
    3.5. 酚类降解菌株复筛结果第30-32页
    3.6. 高效降酚菌种降解能力鉴定结果第32-40页
        3.6.1. JF-1 菌种降酚能力鉴定第32-33页
        3.6.2. JF-2 菌种降酚能力鉴定第33-34页
        3.6.3. JF-3 菌种降酚能力鉴定第34-36页
        3.6.4. JF-4 菌种降酚能力鉴定第36-37页
        3.6.5. JF-5 菌株降酚能力鉴定第37-38页
        3.6.6. 混合菌株降酚能力鉴定第38-40页
    3.7. 鉴定结论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分析和代理模型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及其深海平台减振一体化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