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基于电压输出波形分析的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第12-14页
        1.2.1 化学转换膜第12-13页
        1.2.2 表面气相沉积第13页
        1.2.3 电镀及化学镀第13-14页
    1.3 微弧氧化技术概述第14-20页
        1.3.1 微弧氧化技术特点第14-16页
        1.3.2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3 微弧氧化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4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第20页
    1.4 微弧氧化负载特性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 实验平台搭建第24页
    2.2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样的制备第24-26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2 实验设备第25-26页
        2.2.3 试样的制备及数据的采集第26页
    2.3 实验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3章 微弧氧化负载特性的研究第28-40页
    3.1 负载电特性的研究第28-32页
        3.1.1 负载等效阻抗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29-30页
        3.1.2 负载等效电阻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30-31页
        3.1.3 负载等效电容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31-32页
        3.1.4 负载等效电感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32页
    3.2 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第32-36页
        3.2.1 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2.2 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仿真第33-36页
    3.3 微弧氧化电压波形的分析第36-39页
        3.3.1 电压波形的采集第36-37页
        3.3.2 负载电压波形变化分析第37-39页
    3.4 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不同面积下负载特性的比较第40-52页
    4.1 不同面积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电特性分析第40-45页
        4.1.1 不同面积下负载等效阻抗比较第40-41页
        4.1.2 不同面积下负载等效电阻比较第41-43页
        4.1.3 不同面积下负载等效电容比较第43-45页
    4.2 不同负载面积电压波形变化分析第45-50页
    4.3 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第50-51页
        4.3.1 大面积时负载等效模型的建立第50页
        4.3.2 大面积时负载等效模型的仿真第50-51页
    4.4 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末电爆喷涂用于管内壁涂层制备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机车信息监测记录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