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攻击系统建模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4 论文贡献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可满足度算法 | 第18-40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18页 |
2.2 基础知识 | 第18-22页 |
2.2.1 可满足度 | 第19-21页 |
2.2.2 条件可满足度 | 第21-22页 |
2.3 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4 命题矩阵搜索算法 | 第23-29页 |
2.4.1 命题矩阵 | 第24页 |
2.4.2 化简规则 | 第24-26页 |
2.4.3 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 第26-29页 |
2.5 子句分治算法 | 第29-35页 |
2.5.1 划分定理 | 第30-31页 |
2.5.2 独立公式对 | 第31-33页 |
2.5.3 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 第33-35页 |
2.6 算法比较 | 第35-36页 |
2.7 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2.7.1 固定子句数 | 第36-37页 |
2.7.2 固定命题数 | 第37-38页 |
2.7.3 大公式计算 | 第38-3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复杂攻击系统建模 | 第40-63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40-41页 |
3.2 基础知识 | 第41-44页 |
3.2.1 抽象攻击系统 | 第41-43页 |
3.2.2 逻辑攻击系统 | 第43-44页 |
3.3 攻击强度 | 第44-47页 |
3.4 复杂攻击系统 | 第47-54页 |
3.4.1 聚合接受语义 | 第48-53页 |
3.4.2 松弛扩展 | 第53-54页 |
3.5 语义不确定性 | 第54-62页 |
3.5.1 路径 | 第55-56页 |
3.5.2 可能性测度 | 第56-58页 |
3.5.3 模态逻辑 | 第58-60页 |
3.5.4 基于K~A的攻击语义 | 第60-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 第63-101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63-64页 |
4.2 软件漏洞评分系统 | 第64-77页 |
4.2.1 CVSS v2缺陷 | 第66-68页 |
4.2.2 基本度量组频率 | 第68-70页 |
4.2.3 利用率子得分E(v, t) | 第70-72页 |
4.2.4 影响子得分I(v, t) | 第72-74页 |
4.2.5 严重程度得分B(v, t) | 第74-76页 |
4.2.6 实验分析比较 | 第76-77页 |
4.3 逻辑攻击图 | 第77-82页 |
4.4 网络安全加固 | 第82-98页 |
4.4.1 研究动机 | 第82-83页 |
4.4.2 优化模型 | 第83-86页 |
4.4.3 加固算法 | 第86-87页 |
4.4.4 UHP算法 | 第87-90页 |
4.4.5 CHP算法 | 第90-92页 |
4.4.6 复杂度分析 | 第92-94页 |
4.4.7 实验结果 | 第94-98页 |
4.5 安全配置 | 第98-100页 |
4.6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101-10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