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效果的调查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1 对参训教师的意义 | 第8页 |
| 1.2.2 对培训主办方的意义 | 第8-9页 |
| 1.2.3 对职后教师教育的意义 | 第9页 |
| 1.3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 1.3.1“国培计划”的意义与价值 | 第9-10页 |
| 1.3.2“国培计划—培训模式”的构建 | 第10-13页 |
| 1.3.3 对“国培计划”质量评估方式的探讨 | 第13页 |
| 1.3.4“国培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13-15页 |
| 1.4 课题的确立 | 第15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5.1 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 1.5.2 文献法 | 第15-16页 |
| 1.5.3 问卷法(以访谈、观察法作为辅助) | 第16页 |
| 1.5.4 文本分析法 | 第16-17页 |
| 2 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 2.1 成人学习理论 | 第17页 |
| 2.2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 2.3 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18-20页 |
| 3 初中化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效果的调查 | 第20-47页 |
| 3.1 问卷的编制、发放与处理 | 第20-21页 |
| 3.1.1 问卷的内容 | 第20页 |
| 3.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20页 |
| 3.1.3 问卷的发放与处理 | 第20-21页 |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1-43页 |
| 3.2.1 置换研修班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 3.2.2 教育心理知识方面研修效果 | 第22-26页 |
| 3.2.3 教育理念方面研修效果 | 第26-29页 |
| 3.2.4 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研修效果 | 第29-30页 |
| 3.2.5 教学设计方面研修效果 | 第30-35页 |
| 3.2.6 教学行为方面的研修成果 | 第35-38页 |
| 3.2.7 教育研究方面研修的成果 | 第38-43页 |
| 3.3 参训教师研修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 第43-45页 |
| 3.3.1 性别对各维度研修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3.3.2 学历对各维度研修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3.3.3 教龄对各维度研修效果的影响 | 第45页 |
| 3.4 调查结论 | 第45-47页 |
| 3.4.1 各维度研修效果 | 第45-46页 |
| 3.4.2 不同群体教师研修效果存在差异性 | 第46-47页 |
| 4 反思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