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4页 |
1.1 手性及手性农药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 手性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对映体选择性毒理学研究 | 第11-17页 |
1.2.1 手性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差异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2 手性农药对水生植物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差异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水胺硫磷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水胺硫磷外消旋体毒理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2 水胺硫磷对映体选择性毒理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丙酮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水华微囊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毒性效应 | 第24-36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2.1 供试溶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2.2.2 藻种培养及染毒 | 第25-26页 |
2.2.3 藻类生长效应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4 藻类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7页 |
2.2.5 溶剂NOEC值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6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丙酮对小球藻和水华微囊藻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2 丙酮对小球藻和水华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的影响 | 第29-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水胺硫磷对水华微囊藻光合作用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36-5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6-37页 |
3.2.2 ICP对映体的制备和定量 | 第37页 |
3.2.3 实验试剂配制 | 第37页 |
3.2.4 藻类培养与染毒方法 | 第37-38页 |
3.2.5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3.2.6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1页 |
3.3.1 ICP制备的各单一对映体的浓度 | 第38-39页 |
3.3.2 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39-44页 |
3.3.3 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44-47页 |
3.3.4 ICP对水华微囊藻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47-51页 |
3.4 小结 | 第51-54页 |
第4章 水胺硫磷对水华微囊藻氧化损伤的对映体选择差异 | 第54-66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8页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4-55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4.3.1 ICP对水华微囊藻MDA含量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58-59页 |
4.3.2 ICP对水华微囊藻SOD活性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59-61页 |
4.3.3 ICP对水华微囊藻CAT活性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61-64页 |
4.4 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水胺硫磷对大型蚤氧化损伤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66-74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5.3.1 ICP对大型蚤MDA含量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69-70页 |
5.3.2 ICP对大型蚤SOD酶活性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70-71页 |
5.3.3 ICP对大型蚤CAT酶活性影响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 第71-73页 |
5.4 结论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