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据问题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3-17页
    一、选题背景第13-14页
    二、研究范围第14-15页
    三、研究必要第15-17页
第一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性质定位第17-21页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之争第17-18页
        (一)英美法系没收理论第18页
        (二)大陆法系没收理论第18页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是刑事诉讼程序第18-21页
第二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的证明对象第21-26页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没收”的性质是“特别没收”第21-22页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的证明对象第22-26页
        (一)犯罪事实第22-23页
        (二)犯罪行为与申请没收的财物之间存在实质联系第23-26页
第三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责任第26-39页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争鸣第26-27页
    二、对证明责任倒置的商榷第27-29页
    三、证明责任理论的比较借鉴第29-32页
        (一)英美法系证明责任理论第30页
        (二)大陆法系证明责任理论第30-32页
    四、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证明责任的分配第32-39页
        (一)检察机关承担说服责任和提出证据的责任第33-34页
        (二)“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第34-36页
        (三)主张所有权的被追诉人近亲属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第36-39页
第四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第39-47页
    一、对“证据确实、充分”说的探讨第39-41页
    二、证明标准的具体构建第41-47页
        (一)检察机关的证明标准第43-45页
        (二)“其他利害关系人”与被追诉人的近亲属的证明标准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等离子体改性对木质单板表界面作用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梅花鹿进食行为识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