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女性食封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8-11页 |
1.2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3.1 综论性著作 | 第12-13页 |
1.3.2 简牍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3 两汉女性封爵制度、食封制度 | 第14-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页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食封制度发展与分封依据 | 第20-25页 |
2.1 封君食邑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0-22页 |
2.2 授爵依据的发展演变 | 第22-23页 |
2.3 两汉女性封爵的依据 | 第23-25页 |
2.3.1 因亲封爵 | 第23-24页 |
2.3.2 因德封爵 | 第24页 |
2.3.3 因政治作为封爵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两汉女性食封情况 | 第25-42页 |
3.1 两汉皇帝母、妻食封情况 | 第25-33页 |
3.1.1 母辈群体食封情况 | 第26-30页 |
3.1.2 皇帝妻妾食封情况 | 第30-33页 |
3.2 两汉公主与王女食封情况 | 第33-39页 |
3.2.1 公主 | 第33-35页 |
3.2.2 翁主 | 第35-36页 |
3.2.3 任、室主 | 第36页 |
3.2.4 君 | 第36-38页 |
3.2.5 和亲公主 | 第38-39页 |
3.3 两汉命妇食封情况 | 第39-42页 |
3.3.1 后妃母族 | 第39-40页 |
3.3.2 王侯母亲 | 第40-41页 |
3.3.3 诸侯、高官妻妾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两汉女性封君封邑地理分布情况 | 第42-53页 |
4.1 西汉女性封君封邑地理分布情况 | 第42-48页 |
4.2 东汉女性封君封邑地理分布情况 | 第48-53页 |
第五章 与食封制度相关的权益 | 第53-64页 |
5.1 租税收入 | 第53-54页 |
5.2 私奉养 | 第54-57页 |
5.2.1 盐铁税 | 第55-56页 |
5.2.2 采铜铸钱、矿产税 | 第56页 |
5.2.3 市税 | 第56页 |
5.2.4 山林川泽税 | 第56-57页 |
5.3 益封 | 第57-59页 |
5.4 赏赐 | 第59-62页 |
5.5 私占田宅 | 第62页 |
5.6 享有特权 | 第62-64页 |
第六章 食封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 第64-67页 |
6.1 巩固统治和政治对等作用 | 第64-65页 |
6.2 明确等级、固化观念 | 第65-66页 |
6.3 为封君提供政治权利和经济收益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