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语音增强人工耳蜗的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人工耳蜗原理 | 第16-29页 |
2.1 听觉系统基础 | 第16-19页 |
2.1.1 听觉系统组成 | 第16-17页 |
2.1.2 声音的形成 | 第17-19页 |
2.2 耳聋 | 第19-20页 |
2.2.1 能听到声音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2.2 耳聋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3 耳聋的治疗方案 | 第20页 |
2.3 人工耳蜗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2.3.1 人工耳蜗简介及应用 | 第20-21页 |
2.3.2 人工耳蜗的工程设计 | 第21-22页 |
2.3.3 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4 人工耳蜗信号处理策略 | 第23-25页 |
2.4.1 CIS处理策略 | 第23-24页 |
2.4.2 ACE处理策略 | 第24-25页 |
2.5 声听觉与电听觉的比较 | 第25-27页 |
2.5.1 声听觉 | 第25页 |
2.5.2 电听觉 | 第25-26页 |
2.5.3 声电听觉的交互 | 第26-27页 |
2.6 影响人工耳蜗听觉因素 | 第27页 |
2.6.1 噪声影响因素 | 第27页 |
2.6.2 声调识别因素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语音增强算法 | 第29-46页 |
3.1 语音增强算法基础 | 第29-39页 |
3.1.1 语音信号 | 第30-34页 |
3.1.2 语音端点检测 | 第34-39页 |
3.2 人工耳蜗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 | 第39-41页 |
3.2.1 谱减法 | 第39-40页 |
3.2.2 子空间算法 | 第40-41页 |
3.3 人工耳蜗双通道语音增强算法 | 第41-45页 |
3.3.1 一阶差分麦克风阵列 | 第41-43页 |
3.3.2 自适应滤波器减噪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改进的能熵比的维纳滤波语音增强算法 | 第46-55页 |
4.1 维纳滤波算法 | 第46-47页 |
4.2 小波包ERB临界频带谱熵 | 第47-50页 |
4.3 改进的频域能量 | 第50-51页 |
4.4 改进的能量熵系数 | 第51-52页 |
4.5 改进后的语音增强算法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5-61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55页 |
5.2 测试数据 | 第55-56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5.2.1 不同噪声实验效果 | 第56-57页 |
5.2.2 不同噪声强度下实验效果 | 第57页 |
5.2.3 不同噪声和不同算法下实验效果 | 第57-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发表文章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