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MTH反应机理 | 第11-16页 |
1.1.1 C-C直接形成机理 | 第11-12页 |
1.1.2 烃池机理(Hydrocarbon pool mechanism) | 第12-14页 |
1.1.3 双循环反应(Dual-cycle mechanism) | 第14-16页 |
1.2 MTH反应催化剂及积炭问题 | 第16-22页 |
1.2.1 MTH反应催化剂 | 第16-18页 |
1.2.2 催化剂积炭问题 | 第18-22页 |
1.3 ZSM-5 催化剂研究 | 第22-25页 |
1.3.1 减小粒径 | 第22-23页 |
1.3.2 介孔构建 | 第23-2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1 实验原料和评价设备 | 第28-29页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8-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 催化剂制备及处理 | 第29-30页 |
2.2.1 微米ZSM-5 分子筛碱处理 | 第29-30页 |
2.2.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及碱处理 | 第30页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30-32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30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0-31页 |
2.3.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试(BET) | 第31页 |
2.3.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31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1页 |
2.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 第31页 |
2.3.7 核磁共振(~(29)Si NMR) | 第31-32页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2-34页 |
2.4.1 实验评价装置及操作流程 | 第32-33页 |
2.4.2 计算公式和产物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高介孔度ZSM-5 分子筛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第34-48页 |
3.1 催化剂表征 | 第34-44页 |
3.1.1 ZSM-5 分子筛的孔结构及形貌 | 第34-41页 |
3.1.2 介孔构建过程的脱硅机理 | 第41-43页 |
3.1.3 ZSM-5 分子筛的酸性性质 | 第43-44页 |
3.2 MTH反应性能评价 | 第44-47页 |
3.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纳米ZSM-5 分子筛介孔构建及酸性调控 | 第48-60页 |
4.1 催化剂表征 | 第48-54页 |
4.1.1 ZSM-5 分子筛的形貌及孔道特征 | 第48-52页 |
4.1.2 ZSM-5 分子筛的酸性 | 第52-54页 |
4.2 MTH反应性能评价 | 第54-58页 |
4.3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0-61页 |
5.2 本文的创新及特色 | 第61页 |
5.3 工作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