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9-14页 |
缩写对照表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8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生物医用材料 | 第16-25页 |
1.2.1 生物医用材料概述 | 第16-17页 |
1.2.2 生物医用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2.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第18-23页 |
1.2.4 生物医用纳米材料 | 第23-25页 |
1.3 生物医用聚对二甲苯的研究 | 第25-33页 |
1.3.1 聚对二甲苯概述 | 第25-26页 |
1.3.2 聚对二甲苯的制备 | 第26-29页 |
1.3.3 聚对二甲苯的应用 | 第29-30页 |
1.3.4 聚对二甲苯的表面改性 | 第30-33页 |
1.4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33-36页 |
1.4.1 碳系导热填料及其导热机理 | 第33-34页 |
1.4.2 提高导热能力的途径 | 第34-36页 |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36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可降解聚对二甲苯共聚物纳米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第38-48页 |
2.1 引言 | 第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2.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38-40页 |
2.2.2 烯酮缩醛BMDO的制备 | 第40页 |
2.2.3 BMDO/PPX-N共聚物纳米薄膜的制备 | 第40-4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2.3.1 烯酮缩醛BMDO的核磁表征 | 第42页 |
2.3.2 BMDO/PPX-N红外光谱表征 | 第42-43页 |
2.3.3 XPS谱图分析 | 第43-44页 |
2.3.4 共聚物表面亲疏水性 | 第44页 |
2.3.5 共聚物薄膜的降解性分析 | 第44-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功能型聚对二甲苯共聚物纳米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第48-70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3.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48-50页 |
3.2.2 BMDO/PPX-CH_2OH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第50-51页 |
3.2.3 BMDO/PPX-alkyne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第51-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8页 |
3.3.1 BMDO/PPX-CH_2OH薄膜的表征 | 第53-55页 |
3.3.2 BMDO/PPX-CH_2OH薄膜的热稳定性 | 第55-56页 |
3.3.3 BMDO/PPX-CH_2OH薄膜的接触角 | 第56-57页 |
3.3.4 BMDO/PPX-CH_2OH薄膜的降解性 | 第57-60页 |
3.3.5 BMDO/PPX-CH_2OH薄膜的生物相容性 | 第60-61页 |
3.3.6 BMDO/PPX-alkyne薄膜的表征 | 第61-62页 |
3.3.7 BMDO/PPX-alkyne薄膜的接触角 | 第62-63页 |
3.3.8 BMDO/PPX-alkyne薄膜的降解性 | 第63-65页 |
3.3.9 BMDO/PPX-alkyne薄膜表面反应性测试 | 第65-66页 |
3.3.10 聚合物薄膜表面粗糙度和亲疏水性分析 | 第66-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聚对二甲苯共聚物纳米纤维的CVD制备与研究 | 第70-86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74页 |
4.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71-72页 |
4.2.2 BMDO/PPX-CH_2OH纳米纤维 | 第72-73页 |
4.2.3 BMDO/PPX-alkyne纳米纤维 | 第73-7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5页 |
4.3.1 BMDO/PPX-CH_2OH纳米纤维 | 第74-78页 |
4.3.2 BMDO/PPX-CH_2OH纳米纤维的降解 | 第78-80页 |
4.3.3 BMDO/PPX-alkyne纳米纤维 | 第80-82页 |
4.3.4 BMDO/PPX-alkyne纳米纤维表面反应性测试 | 第82-83页 |
4.3.5 BMDO/PPX-alkyne纳米纤维的降解性 | 第83-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功能型反应性聚对二甲苯薄膜的表面性能研究 | 第86-100页 |
5.1 引言 | 第86-8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7-90页 |
5.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87-88页 |
5.2.2 CVD聚合 | 第88-89页 |
5.2.3 Steglich酯化反应 | 第89页 |
5.2.4 抗菌多肽MSI-78 的固定 | 第89-9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0-98页 |
5.3.1 红外谱图分析 | 第90页 |
5.3.2 酯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90-92页 |
5.3.3 动态接触角测量 | 第92-93页 |
5.3.4 薄膜厚度变化 | 第93-94页 |
5.3.5 XPS图谱分析 | 第94-95页 |
5.3.6 圆二色谱分析 | 第95-96页 |
5.3.7 SFG图谱分析 | 第96-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碳纳米材料的改性制备及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100-124页 |
6.1 引言 | 第100-101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1-105页 |
6.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101-102页 |
6.2.2 MWNT/epoxy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2-103页 |
6.2.3 Ag-NanoG/epoxy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3-105页 |
6.2.4 RGO/epoxy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5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21页 |
6.3.1 MWNT的红外图谱 | 第105-106页 |
6.3.2 MWNT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06-107页 |
6.3.3 MWNT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107-108页 |
6.3.4 MWNT的热失重曲线 | 第108-109页 |
6.3.5 MWNT/epoxy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09页 |
6.3.6 MWNT/epoxy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第109-111页 |
6.3.7 MWNT/epoxy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 第111页 |
6.3.8 MWNT/epoxy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第111-112页 |
6.3.9 Ag-NanoG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112-113页 |
6.3.10 Ag-NanoG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13-114页 |
6.3.11 Ag-NanoG/epoxy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第114-115页 |
6.3.12 Ag-NanoG/epoxy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第115页 |
6.3.13 Ag-NanoG/epoxy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断面形貌 | 第115-116页 |
6.3.14 RGO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116-117页 |
6.3.15 OG和RGO的结构表征 | 第117-118页 |
6.3.16 RGO的XPS表征和TGA分析 | 第118-119页 |
6.3.17 RGO/epoxy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断面形貌 | 第119-12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1-12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绩 | 第146-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