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 第10-18页 |
(一) 企业融资基本结构 | 第10-11页 |
(二) 中小企业内源融资 | 第11-12页 |
(三) 中小企业外源融资 | 第12-15页 |
1、直接融资 | 第12-14页 |
2、间接融资 | 第14-15页 |
(四)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第15-16页 |
1、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 第15-16页 |
2、外部融资环境 | 第16页 |
(五)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决路径:信用担保制度 | 第16-18页 |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 第18-22页 |
(一)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2、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二)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关系 | 第19-22页 |
1、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0页 |
2、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0-21页 |
3、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1-22页 |
三、他山之石: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 第22-25页 |
(一)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22-23页 |
(二)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 第23-24页 |
(三) 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 第24页 |
(四)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启示 | 第24-25页 |
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反思 | 第25-31页 |
(一)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之不足 | 第26-28页 |
(三)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四)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反思 | 第29-31页 |
五、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1-36页 |
(一) 完善基础法律制度:健全信用法律体系 | 第31-32页 |
1、建立信息披露与信息查询制度 | 第32页 |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制度 | 第32页 |
(二) 制度保障: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 | 第32-36页 |
1、保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 | 第33页 |
2、明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监管部门 | 第33-34页 |
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 第34页 |
4、完善信用担保的再担保制度 | 第34-35页 |
5、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