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线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RAMS技术及轨道车辆RAMS技术研究原理 | 第22-35页 |
2.1 RAMS技术概述 | 第22-25页 |
2.1.1 RAMS技术概念 | 第22-23页 |
2.1.2 RAMS技术组成及关系 | 第23-24页 |
2.1.3 RAMS技术原则及方法 | 第24-25页 |
2.2 轨道车辆RAMS技术概述 | 第25-34页 |
2.2.1 轨道车辆RAMS技术指标 | 第25-28页 |
2.2.2 轨道车辆RAMS技术要求 | 第28-29页 |
2.2.3 轨道车辆RAMS技术工作评估与要求 | 第29页 |
2.2.4 轨道车辆RAMS技术寿命周期及LCC | 第29-32页 |
2.2.5 轨道车辆RAMS技术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S公司轨道车辆改进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35-42页 |
3.1 项目概况 | 第35-39页 |
3.1.1 S公司车辆项目简介 | 第35-36页 |
3.1.2 S公司车辆改进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 第36-39页 |
3.2 S公司车辆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 第39-40页 |
3.2.1 从可靠性角度分析 | 第39页 |
3.2.2 从维修性角度分析 | 第39-40页 |
3.2.3 从安全性角度分析 | 第40页 |
3.3 S公司车辆项目管理现状问题改进目标分析 | 第40-41页 |
3.3.1 对可靠性目标分析 | 第40页 |
3.3.2 对维修性目标分析 | 第40-41页 |
3.3.3 对安全性目标分析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RAMS技术在轨道车辆改进项目管理中应用 | 第42-80页 |
4.1 可靠性层面应用 | 第42-55页 |
4.1.1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4.1.2 故障模式影响实施步骤 | 第43-51页 |
4.1.3 故障模式影响应用 | 第51-55页 |
4.2 维修性层面应用 | 第55-61页 |
4.2.1 系列化、模块化设计 | 第55-56页 |
4.2.2 系列化、模块化分析 | 第56-57页 |
4.2.3 系列化、模块化应用 | 第57-61页 |
4.3 安全性层面应用 | 第61-69页 |
4.3.1 风险评估要求 | 第61-62页 |
4.3.2 风险评估分析 | 第62-63页 |
4.3.3 风险评估应用 | 第63-69页 |
4.4 寿命周期费用层面应用 | 第69-79页 |
4.4.1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 第69-72页 |
4.4.2 寿命周期费用模型 | 第72-76页 |
4.4.3 寿命周期费用应用 | 第76-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RAMS技术在轨道车辆改进项目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 第80-87页 |
5.1 可靠性能提升效果分析 | 第80-82页 |
5.1.1 可靠性预计方面 | 第80-81页 |
5.1.2 数据及性能方面 | 第81-82页 |
5.2 维修性能控制效果分析 | 第82-84页 |
5.2.1 维修性预计方面 | 第82-83页 |
5.2.2 维修策略及成本方面 | 第83-84页 |
5.3 安全性能提高效果分析 | 第84-86页 |
5.3.1 危害评估方面 | 第84-85页 |
5.3.2 安全防范方面 | 第85-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