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市化推进的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 城市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城市化的内涵 | 第19-20页 |
三、 城市化的测度 | 第20页 |
第二节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第20-23页 |
一、 农业发展是基础动力 | 第20-21页 |
二、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 第21-22页 |
三、 三产发展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第22页 |
四、 政府利益主导与驱动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城市化的基本演变规律 | 第23-26页 |
一、 基本发展阶段划分 | 第23-24页 |
二、 空间体系变化 | 第24-25页 |
三、 中国政府主导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城市化的主要模式与实现基础 | 第26-28页 |
一、 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 第26页 |
二、 城市化的实现基础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嘉兴市秀洲区城市化的现状分析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嘉兴市秀洲区城市化概况 | 第28-33页 |
一、 嘉兴市秀洲区城市化的主要历程 | 第28-29页 |
二、 嘉兴市秀洲区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 第29-31页 |
三、 嘉兴市秀洲区城市化的成效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嘉兴市秀洲区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7页 |
一、 城市化率水平偏低 | 第33-34页 |
二、 城市化的财政支持不足 | 第34页 |
三、 农民市民化相对滞后 | 第34-35页 |
四、 产业发展驱动城市化进程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 第35-36页 |
五、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任重道远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嘉兴市秀洲区推进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 第37-40页 |
一、 规划整合和有效执行的挑战 | 第37页 |
二、 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能力的挑战 | 第37页 |
三、 产业转型的挑战 | 第37-38页 |
四、 城市功能优化的挑战 | 第38页 |
五、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挑战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推进城市化的经验借鉴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国内推进城市化的经验 | 第40-43页 |
一、 成都统筹城乡推进城市化的探索 | 第40-41页 |
二、 苏南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 第41-42页 |
三、 义乌发展市场和产业集群推动城市化的做法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国外推进城市化的经验 | 第43-46页 |
一、 美国以郊区化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经验 | 第43-44页 |
二、 日本的全国城市化战略措施 | 第44-45页 |
三、 德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45-46页 |
四、 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教训 | 第4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化推进策略对秀洲区的启示 | 第46-49页 |
一、 提升规划对城市化的引导作用 | 第46-47页 |
二、 注重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 第47页 |
三、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 | 第47-48页 |
四、 推进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 第48页 |
五、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推进嘉兴市秀洲区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 第49-64页 |
第一节 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 第49-50页 |
一、 适度超前编制规划 | 第49-50页 |
二、 严格实施规划 | 第50页 |
第二节 优化配置资源要素 | 第50-52页 |
一、 打造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 | 第50-51页 |
二、 完善土地指标分配制度 | 第51页 |
三、 引导高素质人口的聚集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实现区域的整体和协调发展 | 第52-56页 |
一、 加快打造区域性的发展平台 | 第52-53页 |
二、 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53-54页 |
三、 加快将中心城镇培育成小城市 | 第54-55页 |
四、 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 | 第55-56页 |
五、 基础设施的优化完善 | 第56页 |
第四节 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 | 第56-62页 |
一、 以布局优化和实施重点工程为关键,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 | 第56-59页 |
二、 重点培育四大行业,全力拓展服务业新领域 | 第59-60页 |
三、 重点建设“两区三特色”,提高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 | 第60-62页 |
第五节 创新制度推进城市化 | 第62-64页 |
一、 加快引导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 第62-63页 |
二、 城市管理的制度创新 | 第63页 |
三、 政府职能的完善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4-6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