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 | 第17-19页 |
1.2.1 SOFCs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1.2.2 SOFCs的特点 | 第18页 |
1.2.3 SOFCs电池材料 | 第18-19页 |
1.3 固体氧化物碳燃料电池(DC-SOFC) | 第19-24页 |
1.3.1 DC-SOFC反应机理及优点 | 第19-21页 |
1.3.2 DC-SOFC的分类 | 第21-24页 |
1.4 煤焦的脱灰和催化气化 | 第24-28页 |
1.4.1 煤焦的脱灰 | 第24-27页 |
1.4.2 钢渣的综合利用 | 第27-28页 |
1.5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8-30页 |
1.5.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3 单电池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1 阳极/电解质双层坯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2 阴极浆料的制备 | 第32页 |
2.3.3 喷涂法制备阳极支撑单电池 | 第32页 |
2.4 脱灰碳样的制备和Boudouard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2.4.1 脱灰碳样的制备 | 第32页 |
2.4.2 Boudouard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2.5 研究与表征方法 | 第33-36页 |
2.5.1 扫描电镜表征 | 第33页 |
2.5.2 红外光谱分析表征 | 第33页 |
2.5.3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第33页 |
2.5.4 二氧化碳升序升温氧化 | 第33-34页 |
2.5.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脱灰煤焦的理化性质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4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3.2.1 脱灰煤焦的物相分析 | 第36-37页 |
3.2.2 脱灰碳样的官能团分析 | 第37-38页 |
3.2.3 脱灰煤焦的表观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3.2.4 脱灰煤焦的CO_2-TPO行为 | 第39-41页 |
3.2.5 DC-SOFC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3.3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钢渣催化剂提升直接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 第44-54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4.2.1 钢渣催化剂的组成 | 第45页 |
4.2.2 钢渣催化剂的SEM表征 | 第45页 |
4.2.3 钢渣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45-46页 |
4.2.4 钢渣酸活化反应 | 第46-47页 |
4.2.5 钢渣催化剂催化原理及对煤焦催化气化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4.2.6 钢渣催化剂对DC-SODCs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4.3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总结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