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a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关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关于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铁车站工程安全风险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地铁车站深基坑风险管理 | 第16-19页 |
2.1.1 地铁车站深基坑风险及其特征 | 第16-17页 |
2.1.2 地铁车站深基坑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17-18页 |
2.1.3 地铁车站深基坑风险管理流程 | 第18-19页 |
2.2 地铁车站基坑事故分析 | 第19-24页 |
2.2.1 地铁基坑工程特点 | 第19-20页 |
2.2.2 地铁车站基坑事故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2.2.3 深基坑事事故统计分分析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25-47页 |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及步骤 | 第25-27页 |
3.1.1 建立原则 | 第25-26页 |
3.1.2 评估指标构建的步骤 | 第26-27页 |
3.2 WBS-RBS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 第27-29页 |
3.3 明挖法施工概述 | 第29-32页 |
3.3.1 明挖法基坑的类型 | 第29页 |
3.3.2 明挖法施工的主要工序 | 第29-32页 |
3.3.3 明挖法施工的特点 | 第32页 |
3.4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32-46页 |
3.4.1 概述 | 第32-33页 |
3.4.2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施工项目分解结构WBS | 第33页 |
3.4.3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施工风险源分解结构RBS | 第33-34页 |
3.4.4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施工风险WBS-RBS矩阵 | 第34-40页 |
3.4.5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40-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第47-59页 |
4.1 概述 | 第47页 |
4.2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 第47-50页 |
4.2.1 总体风险评估指标 | 第47-49页 |
4.2.2 确定总体风险评估等级 | 第49-50页 |
4.3 明挖法地铁车站工程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 第50-58页 |
4.3.1 概述 | 第50页 |
4.3.2 相关模糊理论与方法 | 第50-51页 |
4.3.3 基于模糊区间的综合评判法 | 第51-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59-81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59-62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59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59-61页 |
5.1.3 工程水文条件 | 第61-62页 |
5.1.4 气候条件 | 第62页 |
5.2 总体风险评估 | 第62-63页 |
5.3 专项风险评估 | 第63-80页 |
5.3.1 建立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集及筛选 | 第63-69页 |
5.3.2 风险概率模糊区间的确定 | 第69-74页 |
5.3.3 风险损失模糊区间的确定 | 第74-78页 |
5.3.4 风险度及风险等级的确定 | 第78-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个人简历 | 第98页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8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