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课生命化教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 选题背景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思路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生命化教学的界定、特点及其必要性第16-23页
    (一) 生命化教学的界定第16-19页
        1. 生命是教学的基点第16-17页
        2. 尊重生命的特性是教学的原则第17-18页
        3. 完善生命是教学的目的第18-19页
    (二) 生命化教学的特征第19-21页
        1. 教学主体的交往互动性第19页
        2. 教学目的的成全性第19页
        3. 教学内容的生成性第19-20页
        4. 教学方法的体验性第20页
        5. 教学评价的发展性第20-21页
    (三) 思想政治课实行生命化教学的意义第21-23页
        1. 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得到更好的发挥第21页
        2. 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师天职观的养成第21-22页
        3. 有利于中学生个性的培养第22-23页
二、思想政治生命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3-34页
    (一) 思想政治课生命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1. 偏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第23-24页
        2. 偏重教学的功利性,忽视生命的人文性第24页
        3. 偏重知识的重要性,忽视生命的整体性第24-25页
        4. 偏重德育的知识化,忽视生命的体验性第25-26页
        5. 偏重评价的标准化,忽视生命的独特性第26-27页
    (二) 思想政治课生命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7-34页
        1.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使教学忽视生命的存在第27-29页
        2. 封闭的教学管理制度抑制了生命的活力第29-30页
        3. 固化的教学目的窄化生命的内涵第30-31页
        4. 僵硬的教学内容处理束缚生命的创造第31页
        5. 单一的教学方法弱化生命的交往第31-32页
        6. 功利的教学评价消解生命的意义第32-34页
三、思想政治课实施生命化教学的路径第34-47页
    (一) 建立平等和谐、共历生命成长的师生关系第34-36页
        1. 树立以生为本的尊重观第34-35页
        2. 树立平等双向的交流观第35页
        3. 树立相互学习的合作观第35-36页
    (二) 促进生命完整的教学目的第36-38页
        1. 教学目标的完整性第36-37页
        2. 教学目标的弹性预设第37-38页
    (三) 体现生命关怀的教学内容第38-40页
        1. 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第38-39页
        2. 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第39-40页
    (四) 走向交往与体验的教学手段第40-43页
        1. 交往互动,启动生命的活力第41页
        2. 创设情境,深化生命的体验第41-43页
    (五) 完善生命发展的教学评价第43-47页
        1.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基本追求第43-44页
        2. 构建思想政治课生命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双酚酸聚芳醚砜对Cu2+、Pb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研究
下一篇:中学校园暴力的学校德育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