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7-9页 |
| 第二节 方案设计 | 第9-11页 |
| 一、方案设计的技术路径 | 第9页 |
| 二、方案实施的步骤 | 第9-10页 |
| 三、方案实施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具体分析 | 第11-42页 |
| 第一节 早年家庭情况和早年行为状况 | 第11-18页 |
| 一、早年家庭成长环境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11-13页 |
| 二、早年问题行为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13-16页 |
| 三、父母教育方式、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及父母间的关系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学校教育情况 | 第18-21页 |
| 一、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18-20页 |
| 二、学习期间自我评价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0-21页 |
| 三、学习期间犯罪人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1页 |
| 第三节 前刑罚执行的情况 | 第21-27页 |
| 一、服刑期间的表现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1-23页 |
| 二、服刑期间的教育改造与再犯的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 三、交叉感染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4-26页 |
| 四、服刑期间与家人的联系以及与民警的关系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6-27页 |
| 第四节 上次出狱后工作情况及帮教情况 | 第27-32页 |
| 一、出狱后工作情况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7-29页 |
| 二、再犯罪人对工作的态度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29-30页 |
| 三、出狱后的工作收入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0-31页 |
| 四、出狱后的帮教情况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五节 出狱后家庭、交友情况 | 第32-35页 |
| 一、出狱后家庭经济条件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2-33页 |
| 二、出狱后主要家庭成员对再犯罪人的态度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3-34页 |
| 三、出狱后的不良交友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4-35页 |
| 第六节 个人情况 | 第35-42页 |
| 一、年龄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5-36页 |
| 二、出狱后的时间长短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 三、婚姻状况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7-38页 |
| 四、出狱后背井离乡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8页 |
| 五、第一次犯罪罪名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8-39页 |
| 六、业余爱好、价值观和性格特征与再犯的关联分析 | 第39-42页 |
| 第三章 综合分析 | 第42-47页 |
| 一、经济因素 | 第42页 |
| 二、教育因素 | 第42-43页 |
| 三、监禁因素 | 第43-44页 |
| 四、社会因素 | 第44-45页 |
| 五、职业因素 | 第45页 |
| 六、个体因素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60页 |
| 一、所有再犯罪人基本情况的数据统计 | 第49-51页 |
| 二、调查问卷 | 第51-54页 |
| 三、问卷答案结果统计 | 第54-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