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与弗洛姆人的本质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研究现状简评第15页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第15-17页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5页
        1.4.2 基本观点第15-17页
        1.4.3 研究创新第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1 文献法第17页
        1.5.2 比较法第17-18页
2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第18-29页
    2.1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主要观点第18-22页
        2.1.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第18-21页
        2.1.3“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第21-22页
    2.2 人的本质的异化第22-26页
        2.2.1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第23-24页
        2.2.2 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第24-25页
        2.2.3 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第25-26页
    2.3 异化的扬弃第26-29页
        2.3.1 生产力的发展是异化扬弃的基础第26-27页
        2.3.2 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异化扬弃的关键第27页
        2.3.3 无产阶级革命是异化扬弃的途径第27-29页
3 弗洛姆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第29-39页
    3.1 弗洛姆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9-32页
        3.1.1 弗洛伊德的影响第29-30页
        3.1.2 马克思的影响第30-31页
        3.1.3 犹太教和佛教学说等的影响第31-32页
    3.2 弗洛姆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第32-34页
        3.2.1 人具有天生的潜能第32-33页
        3.2.2 劳动是人实现其天生潜能的基础第33-34页
    3.3 弗洛姆对人的本质异化及其扬弃的理解第34-39页
        3.3.1 异化是一个道德和心理学问题第34-36页
        3.3.2 异化的扬弃与心理的改变第36-39页
4 马克思与弗洛姆人的本质理论的比较第39-46页
    4.1 马克思与弗洛姆劳动观的比较第39-41页
        4.1.1 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人的本质得以产生的基础第39-40页
        4.1.2 弗洛姆把劳动理解潜能得以实现的途径第40-41页
    4.2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观点的差异第41-43页
        4.2.1 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劳动的异化第41-42页
        4.2.2 弗洛姆把异化理解为心理问题第42-43页
    4.3 异化扬弃途径的差异第43-46页
        4.3.1 马克思的革命途径第43-44页
        4.3.2 弗洛姆的心理治疗途径第44-46页
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钱集团并购新昆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