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10-25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2.1 贸易便利化的内涵与基础理论 | 第13-15页 |
1.2.2 贸易便利化的测评与影响 | 第15-18页 |
1.2.3 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1.2.4 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相关研究 | 第20页 |
1.2.5 文献简评 | 第20-2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3-25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2 中国对东盟的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 第25-35页 |
2.1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至东盟的规模与结构 | 第25-28页 |
2.2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对东盟的依赖程度分析 | 第28-29页 |
2.3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第29-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 | 第35-49页 |
3.1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便利化进展 | 第35-38页 |
3.1.1 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发展的措施 | 第35-37页 |
3.1.2 中国与东盟推动区域贸易便利化发展的相关协议 | 第37-38页 |
3.2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 | 第38-48页 |
3.2.1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9-40页 |
3.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40-42页 |
3.2.3 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测评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9-59页 |
4.1 贸易引力模型 | 第49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49-52页 |
4.2.1 变量选取与释义 | 第49-51页 |
4.2.2 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51-52页 |
4.3 检验分析 | 第52-54页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52-53页 |
4.3.2 面板协整检验 | 第53-54页 |
4.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5 对策建议 | 第59-64页 |
5.1 抓住关键:提高过境运输质量,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 第59-60页 |
5.2 统筹兼顾:持续改善海关环境,优化规制环境 | 第60-61页 |
5.3 平台利用:加强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能力建设 | 第61-63页 |
5.4 创新驱动:推动中国机电产业转型升级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