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放电产生的声波效应 | 第14-15页 |
1.2.2 直流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特性 | 第15-17页 |
1.2.3 直流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预测方法 | 第17-18页 |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4 论文工作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直流电晕放电的可听噪声时域测试系统与背景噪声处理方法 | 第22-3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电晕放电可听噪声时域测量系统 | 第22-30页 |
2.2.1 可听噪声时域测量系统 | 第22-27页 |
2.2.2 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实验平台 | 第27-30页 |
2.3 背景噪声的剔除方法 | 第30-34页 |
2.4 可听噪声的声压级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直流单点电晕放电的可听噪声时域特性 | 第37-56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正、负极性电晕放电的可听噪声特性 | 第37-42页 |
3.3 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时域表征与统计分析 | 第42-50页 |
3.3.1 可听噪声的时域典型波形 | 第42-45页 |
3.3.2 可听噪声的时域统计特性 | 第45-50页 |
3.4 电晕放电的可听噪声效应与电晕电流的时域关联关系 | 第50-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直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时空特性与声源时域随机模型 | 第56-76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空间传播特性 | 第56-67页 |
4.2.1 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方向性 | 第56-58页 |
4.2.2 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衰减特性 | 第58-60页 |
4.2.3 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空间传播模型 | 第60-67页 |
4.3 单点可听噪声声源时域随机模型 | 第67-75页 |
4.3.1 可听噪声声源时域统计特性 | 第67-69页 |
4.3.2 可听噪声声源时域随机模型 | 第69-72页 |
4.3.3 脉冲参数对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声压级影响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高压直流导线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时域计算方法 | 第76-100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两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特性分析 | 第76-82页 |
5.2.1 实验平台 | 第76-78页 |
5.2.2 两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脉冲的分离 | 第78-80页 |
5.2.3 两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声压与声压级 | 第80-82页 |
5.3 导线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特性分析 | 第82-90页 |
5.3.1 导线可听噪声脉冲的提取 | 第84-87页 |
5.3.2 导线可听噪声的时域统计特性 | 第87-90页 |
5.4 导线电晕放电的可听噪声时域随机计算方法 | 第90-98页 |
5.4.1 时域随机计算方法的建立 | 第90-95页 |
5.4.2 时域随机计算方法的应用 | 第95-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6.1 结论 | 第100-102页 |
6.2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0-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作者简介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