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

考虑双质量飞轮动态特性影响的动力总成NVH性能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动力总成扭振性能第11-12页
        1.2.2 典型双质量飞轮及其应用第12-13页
        1.2.3 双质量飞轮及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第13-15页
        1.2.4 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双质量飞轮和动力总成传动系的特点与性能分析第17-2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双质量飞轮的结构与性能分析第17-20页
        2.2.1 双质量飞轮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7-19页
        2.2.2 双质量飞轮与离合器扭振减振器对比分析第19-20页
    2.3 三缸发动机轴系激励力矩的形成及特点第20-22页
        2.3.1 轴系激励力矩的形成第20-21页
        2.3.2 轴系激励力矩的特点第21-22页
    2.4 动力总成轴系扭转振动响应及后果第22-23页
        2.4.1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产生机理第22-23页
        2.4.2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后果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第25-4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当量扭振分析模型的简化原则第25-26页
    3.3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第26-38页
        3.3.1 动力总成传动系当量化模型第26-28页
        3.3.2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中参数的确定第28-38页
    3.4 计算结果分析第38-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转振动响应测试第45-55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测试第45-51页
        4.2.1 实验台架及扭振响应测试系统第45-47页
        4.2.2 轴系扭振测试方法第47-48页
        4.2.3 测点布置和测试工况第48-50页
        4.2.4 扭振测试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4.3 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双质量飞轮动态特性对动力总成NVH性能影响第55-73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双质量轮动态特性对动力总成传动系NVH性能影响第55-71页
        5.2.1 转动惯量对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分析第56-61页
        5.2.2 扭转刚度对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分析第61-67页
        5.2.3 滞后扭矩对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分析第67-71页
    5.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6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趾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下一篇:YD277:一个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