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社会网络动态发布隐私保护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社会网络动态发布中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概述 | 第13-18页 |
2.1 社会网络概述 | 第13页 |
2.2 社会网络的隐私问题 | 第13-16页 |
2.2.1 社会网络隐私的定义 | 第14页 |
2.2.2 社会网络隐私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3 攻击者背景知识 | 第15-16页 |
2.3 社会网络隐私保护匿名策略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防止标签邻居攻击的社会网络动态发布的隐私保护模型 | 第18-25页 |
3.1 动态社会网络概述 | 第18页 |
3.2 社会网络动态发布中的攻击模型 | 第18-20页 |
3.3 社会网络动态发布隐私保护模型 | 第20-22页 |
3.4 结构信息损失的度量 | 第22-2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有效防止标签邻居攻击的隐私保护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35页 |
4.1 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4.2 匿名方法概述 | 第26-33页 |
4.2.1 动态发布社会网络的l-分组方法实现 | 第27-30页 |
4.2.2 动态发布社会网络的随机化方法实现 | 第30-33页 |
4.3 社会网络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系统分析与实验分析 | 第35-41页 |
5.1 系统设计 | 第35-36页 |
5.1.1 系统环境 | 第35页 |
5.1.2 数据集 | 第35-36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5.2.1 平均度数 | 第37-38页 |
5.2.2 聚类系数 | 第38-39页 |
5.2.3 结构熵 | 第39-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读硕士期间的成果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