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0.2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的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0.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0.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述 | 第14-20页 |
1.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渊源 | 第14-15页 |
1.1.1 货币非中性与流动性陷阱理论 | 第14-15页 |
1.1.2 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理论 | 第15页 |
1.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1.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念 | 第15-16页 |
1.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标 | 第16页 |
1.2.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第16-20页 |
2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20-27页 |
2.1 日本“失去的十年”与零利率政策 | 第20-21页 |
2.1.1 日本泡沫破灭后的经济发展状况 | 第20页 |
2.1.2 泡沫破灭后日本零利率政策及实施效应 | 第20-21页 |
2.2 日本首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第21-22页 |
2.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背景 | 第21页 |
2.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21-22页 |
2.2.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 | 第22页 |
2.3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第22-24页 |
2.3.1 后危机时代日本的经济萧条与安倍经济学 | 第22-23页 |
2.3.2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 | 第23-24页 |
2.4 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 | 第24-27页 |
3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第27-42页 |
3.1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 第27-28页 |
3.2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产生的效应 | 第28-30页 |
3.2.1 降低长期利率的效应 | 第28-29页 |
3.2.2 提高信贷规模的效应 | 第29-30页 |
3.3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效应 | 第30-34页 |
3.3.1 对产出和消费的拉动效应 | 第30-32页 |
3.3.2 对投资的拉动效应 | 第32-33页 |
3.3.3 对进出口的拉动效应 | 第33-34页 |
3.4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34-41页 |
3.4.1 刺激经济总体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35-38页 |
3.4.2 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38-41页 |
3.5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达到预期目标 | 第41-42页 |
3.5.1 未能修复金融市场信贷功能 | 第41页 |
3.5.2 未能有效的拉动实体经济增长 | 第41-42页 |
4 日本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4页 |
4.1 加强监管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 | 第42页 |
4.2 保证外汇市场稳定 | 第42-43页 |
4.3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43页 |
4.4 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