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论文

面向不平衡二分类准则的稀疏模型构造算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的工作与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工作第13-26页
    2.1 二分类学习的概述第13-15页
    2.2 二分类的度量准则第15-19页
        2.2.1 传统二分类的度量准则第15-17页
        2.2.2 不平衡二分类的度量准则第17-19页
    2.3 面向不平衡二分类的改进算法第19-21页
    2.4 稀疏模型概述第21-24页
    2.5 面向不平衡准则的稀疏模型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割平面法的直接优化QM稀疏模型构造算法第26-37页
    3.1 算法的框架和目标函数第26-27页
    3.2 基于割平面算法的优化求解第27-32页
        3.2.1 割平面算法的基本思想第27-31页
        3.2.2 算法的优化求解第31-32页
    3.3 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实验第32-36页
        3.3.1 实验数据集及比较算法第32-33页
        3.3.2 算法参数对实验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3.3 和其他算法的比较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一种具有最优收敛速度的面向伪线性准则的稀疏随机模型构造算法第37-53页
    4.1 伪线性准则及特点第37-38页
    4.2 面向伪线性准则的稀疏随机算法第38-42页
        4.2.1 算法的框架第38-39页
        4.2.2 算法的内部优化第39-42页
    4.3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第42-48页
    4.4 基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实验第48-52页
        4.4.1 算法性能的比较与分析第49-50页
        4.4.2 算法的收敛性第50-51页
        4.4.3 算法稀疏度的比较与分析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论文总结第53页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A:图索引第61-62页
附录B:表索引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核稀疏先验的文本图像运动模糊去除
下一篇:基于改进果蝇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