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1.2.1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发展前景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特性研究 | 第15-30页 |
2.1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分析 | 第15-20页 |
2.1.1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转矩分析 | 第15-18页 |
2.1.2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牵入能力分析 | 第18-20页 |
2.2 起动过程的有限元仿真与起动性能的Taguchi分析 | 第20-25页 |
2.2.1 Taguchi正交分析及设计 | 第20-22页 |
2.2.2 结果的极差分析 | 第22-23页 |
2.2.3 结果的方差分析 | 第23-25页 |
2.3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稳态特性研究 | 第25-29页 |
2.3.1 定子绕组反电势对电机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过载能力分析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 | 第30-40页 |
3.1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设计 | 第30-32页 |
3.1.1 定子冲片设计 | 第30-31页 |
3.1.2 定子绕组设计 | 第31-32页 |
3.2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设计 | 第32-35页 |
3.2.1 定转子槽配合 | 第32-33页 |
3.2.2 转子槽形设计 | 第33页 |
3.2.3 转子磁路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2.4 转子磁路选取原则 | 第34-35页 |
3.3 转子永磁体与转子槽相对位置设计 | 第35-36页 |
3.4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气隙长度选取 | 第36-37页 |
3.5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样机有限元分析 | 第40-55页 |
4.1 基于有限元的样机电磁仿真分析 | 第40-47页 |
4.1.1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设置 | 第40-41页 |
4.1.2 样机稳态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4.1.3 样机起动过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2 基于有限元的高压电场及绝缘分析 | 第47-54页 |
4.2.1 定子槽部电场分析 | 第49-51页 |
4.2.2 定子绕组角部电场分析 | 第51-53页 |
4.2.3 定子绕组端部电场分析 | 第53-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样机实验研究 | 第55-60页 |
5.1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样机制造 | 第55页 |
5.2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实验平台搭建 | 第55-56页 |
5.3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实验 | 第56-59页 |
5.3.1 工作特性测试 | 第56-57页 |
5.3.2 温升实验 | 第57-58页 |
5.3.3 反拖实验 | 第58页 |
5.3.4 起动实验 | 第58页 |
5.3.5 振动和噪声的测量 | 第58-59页 |
5.4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现场应用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