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的治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2.2 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1.2.3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2.1 信息科技治理的标准 | 第15-1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2.1 国外关于IT治理的研究 | 第17页 |
2.2.2 国内关于IT治理的研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治理现状概述 | 第19-26页 |
3.1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治理现状 | 第19-20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19页 |
3.1.2 信息科技治理历程 | 第19-20页 |
3.2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治理面临的问题 | 第20-22页 |
3.2.1 技术平台管理的问题 | 第20-21页 |
3.2.2 应用系统管理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3 数据质量管理的问题 | 第22页 |
3.3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治理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3.3.1 治理架构不健全 | 第22-23页 |
3.3.2 人员结构不合理 | 第23页 |
3.3.3 外包依赖严重 | 第23页 |
3.4 X金融租赁公司实施信息科技治理的决策 | 第23-26页 |
3.4.1 实施信息科技治理时机的选择 | 第23-25页 |
3.4.2 实施信息科技治理的价值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的治理结构 | 第26-36页 |
4.1 X金融租赁公司治理与信息科技治理的关系 | 第26-27页 |
4.2 X金融租赁公司决策与规划机构的设置 | 第27-29页 |
4.2.1 信息科技战略委员会的设置 | 第27-28页 |
4.2.2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的设置 | 第28-29页 |
4.3 X金融租赁公司执行与实施机构的设置 | 第29-34页 |
4.3.1 信息科技规划控制部的设置 | 第30-31页 |
4.3.2 信息科技应用支持部的设置 | 第31-32页 |
4.3.3 信息科技系统管理部的设置 | 第32-34页 |
4.3.4 信息科技安全部的设置 | 第34页 |
4.4 X金融租赁公司监督与审计机构的设置 | 第34-36页 |
4.4.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的设置 | 第34页 |
4.4.2 信息科技审计部的设置 | 第34-36页 |
第五章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的控制与管理 | 第36-59页 |
5.1 X金融租赁公司投资决策治理 | 第36-40页 |
5.1.1 投资决策与信息科技治理的关系 | 第36-37页 |
5.1.2 IT需求的必要性论证 | 第37-38页 |
5.1.3 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第38-40页 |
5.2 X金融租赁公司IT项目实施治理 | 第40-42页 |
5.2.1 IT项目治理的概念 | 第40-41页 |
5.2.2 IT项目的实施管理 | 第41-42页 |
5.3 X金融租赁公司信息科技运营维护治理 | 第42-50页 |
5.3.1 信息科技服务管理 | 第42-46页 |
5.3.2 信息科技安全管理 | 第46-48页 |
5.3.3 信息科技业务连续性管理 | 第48-50页 |
5.4 X金融租赁公司IT供应商与外包的治理 | 第50-59页 |
5.4.1 IT供应商的治理 | 第50-52页 |
5.4.2 IT外包的治理 | 第52-59页 |
第六章 X金融租赁公司审计与监管 | 第59-64页 |
6.1 X金融租赁公司IT审计 | 第59-60页 |
6.2 X金融租赁公司IT监管 | 第60-64页 |
6.2.1 监管单位 | 第60-61页 |
6.2.2 工作范围 | 第61-6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4-65页 |
7.1 本论文解决的问题 | 第64页 |
7.2 论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