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基础科学论文--运动生理学论文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前言第10页
2.文献综述第10-17页
    2.1 运动疗法对中老年人健康促进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2.2 运动疗法对中老年人健康促进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2.3 体育运动影响身体成分变化的生理机制第12页
    2.4 不同运动方式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第12-14页
        2.4.1 有氧运动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第12-13页
        2.4.2 抗阻力量训练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第13-14页
    2.5 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第14-15页
        2.5.1 骨力学特性的结构基础第14页
        2.5.2 运动对骨再建的影响第14页
        2.5.3 运动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第14-15页
    2.6 不同运动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第15页
        2.6.1 有氧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第15页
        2.6.2 抗阻力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第15页
    2.7 不同运动强度对骨密度的影响第15-16页
    2.8 不同运动时间和频率对骨密度的影响第16页
    2.9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训练对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综合影响效应第16-17页
        2.9.1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训练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第16页
        2.9.2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第16-17页
    2.10 小结第17页
3.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7-21页
    3.1 实验对象第17-18页
    3.2 实验仪器与测量指标第18-19页
        3.2.1 实验仪器第18页
        3.2.2 测量指标第18-19页
    3.3 实验步骤第19-20页
        3.3.1 实验测试流程第19页
        3.3.2 运动处方的实施第19-20页
        3.3.3 运动监控第20页
    3.4 质量控制第20页
    3.5 数据统计方法第20-21页
4.实验结果第21-31页
    4.1 女性受试者锻炼前后身体成分指标变化第21-25页
    4.2 女性受试者锻炼前后骨密度指标变化第25-27页
    4.3 男性受试者锻炼前后身体成分指标变化第27-30页
    4.4 男性受试者锻炼前后骨密度指标变化第30-31页
5.讨论与分析第31-37页
    5.1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中年人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第31-34页
        5.1.1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BMI值变化的影响第31-32页
        5.1.2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PBF值变化的影响第32页
        5.1.3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VFA值变化的影响第32-33页
        5.1.4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BMR值变化的影响第33-34页
    5.2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中年人骨骼肌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5.3 两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中年人骨密度的影响第35-37页
6.结论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件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椅振动训练对中年男性下肢功能障碍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分析--以中国乒乓球学院少年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