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英文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 样本量估算 | 第12页 |
2 病例来源及标本收集 | 第12页 |
3 诊断标准(详见附录A1-A3) | 第12-15页 |
3.1 诊断标准(西医) | 第12-13页 |
3.2 诊断标准(中医) | 第13-15页 |
4 研究病例的选择 | 第15页 |
4.1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5页 |
4.2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5页 |
5 药物、试剂、仪器 | 第15页 |
6 主要观察指标 | 第15页 |
6.1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15页 |
6.2 R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观察 | 第15页 |
6.3 实验室检查指标 | 第15页 |
6.4 腕关节彩超 | 第15页 |
6.5 DAS28评分 | 第15页 |
7 试验进行的质量控制 | 第15-16页 |
8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9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29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8页 |
2 RA组及正常组各项资料比较 | 第18-29页 |
2.1 彩超表现 | 第18-23页 |
2.2 炎性指标 | 第23-25页 |
2.3 病例组RA患者痰瘀积分、腕关节滑膜、血流、积液的回归方程探索 | 第25-2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9-35页 |
1 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 第29页 |
2 中医对痰瘀致痹理论的认识 | 第29-31页 |
3 关节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4 结果讨论 | 第32-33页 |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3-35页 |
5.1 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5.2 展望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5页 |
文献综述 | 第45-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