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道路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 道路养护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第12-14页
        1.3.2 国内有关研究成果第14-16页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的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9-28页
    2.1 公共服务产品第19-21页
        2.1.1 公共服务第19页
        2.1.2 公共服务产品第19-21页
    2.2 俱乐部产品第21页
    2.3 道路养护和管理第21-24页
        2.3.1 道路养护的概述第21-22页
        2.3.2 对道路管理的概述第22-23页
        2.3.3 道路养护管理的改革历程第23-24页
    2.4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基本理论第24-28页
        2.4.1 道路养护市场化概念的概述第24-25页
        2.4.2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5-27页
        2.4.3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目标路径第27-28页
第三章 天津市道路养护管理现状与问题第28-36页
    3.1 天津市道路养护管理的基本情况第28-32页
        3.1.1 道路养护现状第28-30页
        3.1.2 道路管理现状第30-31页
        3.1.3 道路养护管理的主要机构第31-32页
    3.2 天津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3.2.1 道路养护上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3.2.2 道路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3.3 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剖析第34-36页
        3.3.1 经济因素第34页
        3.3.2 文化因素第34-35页
        3.3.3 社会因素第35-36页
第四章 国外道路养护市场化发展经验第36-40页
    4.1 美国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第36-37页
    4.2 德国道路养护市场化模式第37页
    4.3 法国道路养护市场化模式第37-40页
第五章 天津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40-58页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40-42页
        5.1.1 构建目标第40页
        5.1.2 指导思想第40-41页
        5.1.3 基本原则第41-42页
    5.2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管理模式的战略定位第42-47页
        5.2.1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优势第42-43页
        5.2.2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劣势第43-44页
        5.2.3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机遇第44-45页
        5.2.4 道路养护市场化的挑战第45-46页
        5.2.5 整体分析第46-47页
    5.3 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第47-49页
        5.3.1 价格机制第47-48页
        5.3.2 监督机制第48页
        5.3.3 供求机制第48页
        5.3.4 竞争机制第48页
        5.3.5 协调机制第48-49页
    5.4 公路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的构建第49-58页
        5.4.1 专业化养护服务公司的组建第49-52页
        5.4.2 引进招投标制度第52-55页
        5.4.3 实行合同化管理模式第55-58页
第六章 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模式的对策建议第58-70页
    6.1 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换第58-60页
    6.2 营造市场化管理良好生态环境第60-63页
    6.3 完善道路养护体系的科学管理第63-68页
    6.4 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新举措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天津市食品监管体制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问题研究--以自贸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