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动态称重与自动分选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第9-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8页 |
·水果生产的现状 | 第15-16页 |
·水果产后处理技术 | 第16-18页 |
·水果分选的意义 | 第18页 |
·国内外水果分选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基于大小分选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基于外部品质分选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基于内部品质分选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基于称重分选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水果动态称重与自动分选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第25-33页 |
·水果称重分选控制系统结构 | 第25-26页 |
·称重模块 | 第26-30页 |
·果杯结构 | 第26页 |
·称重区域结构 | 第26-27页 |
·桥路信号测量系统 | 第27-30页 |
·同步信号发生器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动态信号处理技术与称重策略研究 | 第33-61页 |
·动态称重信号分析 | 第33-37页 |
·信号产生过程 | 第33-35页 |
·动态信号分析 | 第35-37页 |
·干扰来源 | 第37页 |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动态称重噪声对消 | 第37-47页 |
·自适应噪声对消原理 | 第38-40页 |
·归一化LMS算法原理 | 第40-43页 |
·实际滤波效果 | 第43-47页 |
·低速分选状态下称重策略设计 | 第47-51页 |
·采样起始点确定 | 第47-48页 |
·缓冲区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重量拟合 | 第49-51页 |
·高速分选状态下称重策略研究 | 第51-58页 |
·ARMA模型与AR模型 | 第51-52页 |
·AR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52-55页 |
·AR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第55页 |
·实际预测效果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自动分选技术与分选策略研究 | 第61-73页 |
·整体果杯出厂标定 | 第61-6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1页 |
·承重片受力分析 | 第61-62页 |
·自动标定程序的实现 | 第62-63页 |
·水果位置同步跟踪实现 | 第63-65页 |
·分级口负荷均衡策略设计 | 第65-68页 |
·负荷均衡问题的提出 | 第65页 |
·负荷均衡策略设计 | 第65-68页 |
·分级口分级区间的自动修正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水果动态称重与自动分选控制系统构建技术 | 第73-95页 |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 | 第73-74页 |
·三层C/S体系的网络结构 | 第74-77页 |
·三层C/S网络体系 | 第74-75页 |
·操作站 | 第75-76页 |
·控制站 | 第76-77页 |
·操作站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77-85页 |
·数据的刷新与同步 | 第77-78页 |
·以太网数据流控制逻辑设计 | 第78-80页 |
·数据类型及控件开发 | 第80-84页 |
·软件开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第84-85页 |
·控制站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85-93页 |
·PLC控制站的构建 | 第85-86页 |
·基于结构化的编程 | 第86-87页 |
·程序架构设计 | 第87-92页 |
·软件开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现场应用与效果 | 第95-101页 |
·操作站人机界面 | 第95-98页 |
·系统应用效果 | 第98-101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1-10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1-103页 |
·工作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附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