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2-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9-29页 |
2.1 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内涵及规律 | 第19-24页 |
2.1.1 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2 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第20-21页 |
2.1.3 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阐述 | 第21-22页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2.2 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升级 | 第24-29页 |
2.2.1 交通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第24-25页 |
2.2.2 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升级 | 第25-29页 |
3 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29-36页 |
3.1 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第29-31页 |
3.2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31-36页 |
4 变量测度与统计分析 | 第36-63页 |
4.1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升级)指标测量 | 第36-37页 |
4.2 城市交通可达性测量 | 第37-40页 |
4.2.1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下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测量指标——交通可达性 | 第37-39页 |
4.2.2 交通可达性定义及测量 | 第39-40页 |
4.2.3 分析数据及方法 | 第40页 |
4.3 江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 第40-55页 |
4.3.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基本状况 | 第40-47页 |
4.3.2 江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 第47-55页 |
4.4 江西高技术产业:事实考察 | 第55-63页 |
4.4.1 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 | 第55-57页 |
4.4.2 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状况 | 第57-61页 |
4.4.3 园区发展经济增速综合排名 | 第61页 |
4.4.4 公路基础设施与高新区发展 | 第61-63页 |
5 江西交通可达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 第63-87页 |
5.1 理论分析 | 第63-64页 |
5.2 江西省技术创新状况 | 第64-70页 |
5.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第70-78页 |
5.3.1 区域技术创新—面板OLS模型 | 第71页 |
5.3.2 企业技术创新—Heckman两阶段模型 | 第71-72页 |
5.3.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72-78页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78-87页 |
5.4.1 交通可达性与区域技术创新 | 第78-83页 |
5.4.2 交通可达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 第83-86页 |
5.4.3 交通可达性与企业库存 | 第86-87页 |
6 江西交通可达性与制造业升级 | 第87-98页 |
6.1 理论分析 | 第87-89页 |
6.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第89-91页 |
6.2.1 实证模型构建 | 第89页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89-91页 |
6.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91-9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3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99-101页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