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3.1 创新点 | 第17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 第18-29页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 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第21-29页 |
2.2.1 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2.2 财政补贴必要性分析 | 第22-24页 |
2.2.3 财政补贴可行性分析 | 第24-29页 |
第三章 农业保险国内外经验介绍 | 第29-35页 |
3.1 国外先进做法介绍及经验借鉴 | 第29-32页 |
3.1.1 公私合作型模式:比利时 | 第29页 |
3.1.2 政府主导模式:美国 | 第29-30页 |
3.1.3 相互保险经营模式:法国 | 第30-31页 |
3.1.4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3.2 国内部分省市的探索及经验借鉴 | 第32-35页 |
3.2.1 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江苏 | 第32页 |
3.2.2 共保体模式:浙江 | 第32-33页 |
3.2.3 政府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模式:上海 | 第33页 |
3.2.4 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第35-43页 |
4.1 发展历程 | 第35-37页 |
4.2 现状简介 | 第37-40页 |
4.2.1 2011年试点政策 | 第37-38页 |
4.2.2 2014年试点政策 | 第38-40页 |
4.2.3 2015年试点政策 | 第40页 |
4.3 三个年度补贴政策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4.4 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实证分析 | 第43-53页 |
5.1 财政补贴下的各方保费支付水平实证研究 | 第43-48页 |
5.1.1 财政补贴下的种植业保险各方保费支付水平测算 | 第43-45页 |
5.1.2 财政补贴下的养殖业保险各方保费支付水平测算 | 第45-48页 |
5.2 保费补贴对山东省级财政支出的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5.3 保费补贴对农民支付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50-53页 |
第六章 山东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模式设计 | 第53-62页 |
6.1 财政补贴对象 | 第53页 |
6.2 补贴方式 | 第53-55页 |
6.2.1 保费补贴 | 第53-54页 |
6.2.2 经营管理费补贴 | 第54页 |
6.2.3 再保险补贴 | 第54-55页 |
6.2.4 巨灾风险补贴 | 第55页 |
6.3 财政补贴的保险标的 | 第55-56页 |
6.4 补贴标准 | 第56-58页 |
6.4.1 考虑地区风险差异,制定区域差异化保险费率,进而确定差异化的补贴标准 | 第56-58页 |
6.4.2 考虑地方政府的财力不同以及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进而确定差异化的补贴标准 | 第58页 |
6.5 补贴资金的筹集渠道 | 第58-60页 |
6.5.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 第59页 |
6.5.2 缩减政策性补贴支出 | 第59-60页 |
6.5.3 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筹资 | 第60页 |
6.6 其他配套措施 | 第60-62页 |
6.6.1 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60页 |
6.6.2 发挥农业部门的专业优势 | 第60-61页 |
6.6.3 制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 第61页 |
6.6.4 加强农业保险工作的宣传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2-63页 |
7.1 结论 | 第62页 |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