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治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法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主要代表人物 | 第15-26页 |
·法家的界定和缘起 | 第15-16页 |
·法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第16-18页 |
·经济背景 | 第16-17页 |
·政治背景 | 第17页 |
·文化背景 | 第17-18页 |
·秦国的特殊国情 | 第18页 |
·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 第18-26页 |
·春秋时期主要代表人物 | 第18-20页 |
·战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 | 第20-26页 |
3 法家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 第26-39页 |
·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社会进化的历史观 | 第26页 |
·好利恶害的人性观 | 第26页 |
·崇尚功利的价值观 | 第26-27页 |
·法家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7-33页 |
·法家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法治”说 | 第27-31页 |
·法家的法治思想体系:法、术、势相结合 | 第31-33页 |
·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33-39页 |
·以法为本,唯法独尊 | 第33-34页 |
·法随时变,成文立法 | 第34-35页 |
·中央集权,严于吏治 | 第35页 |
·法自君出,君主专制 | 第35-36页 |
·以刑去刑,严刑酷法 | 第36-37页 |
·义务本位,强国弱民 | 第37-39页 |
4 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现状及原因 | 第39-48页 |
·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9-42页 |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和发展 | 第39-40页 |
·党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 | 第40-41页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 第41-42页 |
·现代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 | 第42-45页 |
·法律精神和法律信仰阙失,法律意识薄弱 | 第42-43页 |
·法律运行过程中时有问题发生 | 第43-45页 |
·现代中国法治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第45-48页 |
·专制遗风与人治传统思维 | 第45-46页 |
·革命环境的影响与“文革”的侵袭 | 第46页 |
·转型社会矛盾与冲突 | 第46-48页 |
5 法家法治思想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 第48-57页 |
·任法而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第48-51页 |
·法与时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第48-49页 |
·严于吏治,建设法治政府 | 第49-50页 |
·公正司法,加快司法体制改革 | 第50页 |
·彰明法令,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 第50-51页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第51-53页 |
·坚决反对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第51-52页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营造法治发展良好环境 | 第52-53页 |
·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 | 第53-55页 |
·富国强兵,为现代中国法治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环境 | 第55-57页 |
6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