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

行政中心区位对区域均衡性的影响研究--以东北三省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本文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关于区位理论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5-16页
     ·研究重点难点第15页
     ·创新之处第15-16页
2 行政中心区位与区域均衡性相关理论依据第16-20页
   ·中心地理论第16页
   ·增长极理论第16-17页
   ·中心-外围理论第17-18页
   ·区域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第18-20页
3 行政中心区位与区域均衡性的内涵及指标设计第20-29页
   ·行政中心区位内涵解析第20-21页
     ·地理区位第20-21页
     ·能级区位第21页
     ·流通区位第21页
   ·区域均衡性理论第21-22页
   ·行政中心区位对区域均衡性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2-25页
   ·行政中心区位与区域均衡性的评价指标设计第25-29页
     ·行政中心区位的评价指标选定第25-27页
     ·区域均衡性的指标选定第27-29页
4 东北三省地级以上城市区位及区域均衡性实证分析第29-42页
   ·城市及区域发展概况第29-33页
     ·城市及区域发展现状第29-31页
     ·城市及区域发展存在问题第31-33页
   ·地级以上城市区位分析第33-38页
   ·东北三省各地级市区域均衡性分析第38-42页
5 东北三省地级城市区位对区域域均衡性影响研究第42-49页
   ·地级城市区位影响下的区域均衡性分析第42-46页
   ·地级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性影响测度第46-47页
   ·地级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性影响的因素分析及调控建议第47-49页
     ·地级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性影响的因素分析第47-48页
     ·调控建议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加工型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辉南样子哨工业园区为例
下一篇:长春市服务空间集聚与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