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2-16页
   ·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2-13页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3页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3-16页
     ·盐胁迫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第14页
     ·盐胁迫对叶绿素的影响第14-15页
     ·盐胁迫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第15-16页
   ·盐胁迫对植物生物膜的影响第16页
 2. 不饱和脂肪酸与植物耐盐性第16-18页
 3.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调控途径第18-19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与植物的抗盐性第19页
 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路线第19-21页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分离第21-36页
 1. 实验材料第21页
   ·植物材料第21页
   ·材料处理第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30页
   ·提取RNA第21-22页
   ·中间片段的获得第22-25页
     ·cDNA的合成第22-23页
     ·目的片段的获得第23-25页
   ·5' RACE扩增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5' 端序列第25-28页
   ·3' RACE扩增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3' 端序列第28-29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的克隆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中间片段的获得第30-31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5' 端的获得第31-32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3' 端的获得第32页
   ·盐地碱蓬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的克隆第32-35页
 4. 讨论第35-36页
第三章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42页
 1. 实验材料第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一级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第36-37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疏水性分析第37-38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信号肽及跨膜结构预测及分析第38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第38-39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分析第39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第39-40页
   ·盐地碱蓬叶绿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分析第40-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第四章 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分析第42-60页
 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植物材料第42页
   ·材料处理第42-43页
 2. 实验方法第43-49页
   ·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第43-44页
   ·拟南芥SsGPAT过表达株系的获得第44-46页
     ·表达载体pB7WG2D-SsGPAT的构建第44-45页
     ·花序侵染第45页
     ·Basta筛选过表达株系第45页
     ·DNA水平上的鉴定第45-46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过表达植株萌发期实验第46页
     ·种子萌发率与主根长度的测定第46页
     ·100mM NaCl处理下主根长度的测定第46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过表达植株幼苗期实验第46-49页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第46-47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47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及PSI活性的测定第47-48页
     ·膜脂含量的测定第48-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58页
   ·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第49页
   ·拟南芥SsGPAT过表达株系的获得第49-52页
     ·表达载体pB7WG2D-SsGPAT的构建第49-50页
     ·Basta筛选过表达株系第50-51页
     ·DNA水平上的鉴定第51-52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过表达植株萌发期实验第52-53页
     ·不同盐处理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及主根长度的影响第52-53页
     ·NaCl处理下拟南芥主根长度的变化第53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过表达植株幼苗期实验第53-58页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第53-54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55-56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PSI活性与Fv/Fm的影响第56-57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膜脂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4. 讨论第58-60页
第五章 盐胁迫对拟南芥GPAT基因突变体的影响第60-73页
 1. 实验材料第60-61页
   ·植物材料第60页
   ·材料处理第60-61页
 2. 实验方法第61-63页
   ·拟南芥突变体纯合体的筛选第61-62页
     ·CTAB小量法提基因组DNA第61页
     ·筛选突变体第61-62页
     ·筛选纯合体第62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萌发期实验第62-63页
     ·种子萌发率的测定第62-63页
     ·主根长度的测定第63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幼苗期实验第63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63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63页
     ·PSI活性与Fv/Fm的测定第63页
     ·膜脂含量的测定第6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拟南芥突变体纯合体的筛选第63-64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萌发期实验第64-66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第64-65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主根长度的影响第65-66页
   ·NaCl处理下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幼苗期实验第66-70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66-67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67-68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PSI活性与Fv/Fm的影响第68-69页
     ·盐处理对拟南芥幼苗膜脂含量的影响第69-70页
 4. 讨论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狐尾草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下一篇:虫草素合成相关酶基因克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