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9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 第24-25页 |
·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 第25-29页 |
·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文化变迁理论 | 第29-31页 |
·文化资本理论 | 第31-33页 |
第3章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发展概况 | 第33-46页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分布分析 | 第33-37页 |
·按级别划分 | 第33-35页 |
·按地区划分 | 第35-37页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概况 | 第37-45页 |
·政府对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的措施 | 第37-38页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的从业者在生产方面现状 | 第38-42页 |
·游客对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认知现状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生产性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6-62页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生产性效果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第46-48页 |
·系统全面性原则 | 第47页 |
·科学实用性原则 | 第47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47-48页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生产性保护效果评价指标筛选的理论依据 | 第48-51页 |
·文化效益 | 第48-50页 |
·社会效益 | 第50-51页 |
·经济效益 | 第51页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民族乐器生产性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的确定 | 第51-62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52-56页 |
·评价指标含义的分析 | 第56-59页 |
·生产性保护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9-62页 |
第5章 新和县加依村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效果分析 | 第62-69页 |
·数据来源 | 第62-63页 |
·评价方法与标准 | 第63-64页 |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新和县加依村维吾尔族乐器制作工艺生产性保护的文化效益分析 | 第64-66页 |
·新和县加依村维吾尔族乐器制作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社会效益分析 | 第66-67页 |
·新和县加依村维吾尔族乐器制作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67页 |
·小结与建议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