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词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苏云金芽孢杆菌概述 | 第12-15页 |
| ·苏云金芽孢杆菌 | 第12-13页 |
| ·Bt杀虫蛋白概述 | 第13页 |
| ·VIPs杀虫蛋白 | 第13-14页 |
| ·伴孢晶体 | 第14-15页 |
| ·Cry类蛋白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18页 |
| ·Cry类蛋白概述 | 第15-16页 |
| ·Cry类蛋白的结构和特征 | 第16-17页 |
| ·Cr1A蛋白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 ·昆虫消化系统概述 | 第18-22页 |
| ·昆虫中肠 | 第18-19页 |
| ·刷状缘膜囊泡 | 第19页 |
| ·Cry3A蛋白对鞘翅目昆虫致死机理研究 | 第19-22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第24-29页 |
| ·菌种和质粒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26页 |
| ·质粒提取试剂 | 第24页 |
| ·蛋白质提取试剂 | 第24页 |
| ·BBMV提取试剂 | 第24-25页 |
| ·Western Blot相关试剂 | 第25页 |
| ·SDS-PAGE相关试剂 | 第25-26页 |
| ·DNA电泳相关试剂 | 第26页 |
| ·耗材 | 第26-27页 |
| ·酶 | 第27页 |
| ·培养基 | 第27页 |
| ·引物 | 第27-28页 |
| ·仪器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9-52页 |
| ·含pET28a-Cry3Am质粒菌体的制备 | 第29-33页 |
| ·质粒pET28a-Cry3Am的检测 | 第29页 |
| ·pET28a-Cry3Am质粒的PCR鉴定 | 第29-30页 |
| ·pET28a-Cry3Am质粒的PCR双酶切鉴定 | 第30页 |
| ·转化 | 第30-31页 |
| ·重组子的筛选 | 第31页 |
| ·pET28a-Cry3Am质粒的提取和保存 | 第31-32页 |
| ·含有pET28a-Cry3Am质粒的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第32页 |
| ·含有pET28a-Cry3Am质粒的菌株保存 | 第32-33页 |
| ·Cry3Am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3-40页 |
| ·含有pET28a-Cry3Am质粒的菌株的活化 | 第33页 |
| ·含pET28a-Cry3Am质粒的E.coli全菌电泳分析 | 第33-34页 |
| ·Cry3Am突变体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34页 |
| ·含pET28a-Cry3Am质粒的菌体的收集 | 第34-35页 |
| ·Cry3Am突变体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 第35-36页 |
| ·Cry3Am突变体蛋白纯化后检测 | 第36-37页 |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7-38页 |
| ·酶切 | 第38页 |
| ·酶切结果鉴定 | 第38-39页 |
| ·Cry3Am的大量酶切 | 第39页 |
| ·酶切产物的检测 | 第39-40页 |
| ·Cry3A活性片段的预处理 | 第40页 |
| ·黄粉虫刷状缘膜囊泡(BBMV)的提取 | 第40-41页 |
| ·黄粉虫中肠的提取 | 第40页 |
| ·黄粉虫BBMV的提取和纯化 | 第40-41页 |
| ·提取的黄粉虫BBMV浓度测定 | 第41页 |
| ·黄粉虫BBMV的预处理 | 第41页 |
| ·Western Blot | 第41-45页 |
| ·Cry3A活性片段与黄粉虫BBMV共孵化 | 第41-42页 |
| ·孵化产物的蛋白酶K消化 | 第42页 |
| ·SDS-PAGE电泳 | 第42-43页 |
| ·转膜 | 第43页 |
| ·免疫反应 | 第43-44页 |
| ·化学发光及拍照 | 第44-45页 |
| ·Cry3A的诱导表达 | 第45-49页 |
| ·含有p ET28a-Cry3A质粒菌株的活化 | 第45页 |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5页 |
| ·全菌电泳检测 | 第45-46页 |
| ·Cry3A蛋白的大量诱导表达 | 第46-47页 |
| ·菌体的收集 | 第47页 |
| ·Cry3A蛋白的纯化和分离 | 第47-49页 |
| ·Cry3A蛋白纯化后检测 | 第49页 |
| ·Cry3A,Cry3Am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49-52页 |
| ·黄粉虫饲养的饲料配置 | 第49-50页 |
| ·黄粉虫的日常饲养 | 第50-51页 |
| ·Cry3A,Cry3Am致死率的测定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67页 |
| ·pET28a-Cry3A质粒的电泳检测结果 | 第52-53页 |
| ·pET28a-Cry3A重组质粒的PCR检测 | 第53页 |
| ·pET28a-Cry3Am重组质粒的双酶切 | 第53-54页 |
| ·pET28a-Cry3Am质粒提取的电泳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 ·含pET28a-Cry3Am质粒的菌体的生长曲线测定 | 第55-56页 |
| ·含pET28a-Cry3Am质粒的菌体的全菌电泳结果 | 第56-57页 |
| ·Cry3Am蛋白的纯化 | 第57-58页 |
|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8-59页 |
| ·Cry3Am蛋白的酶切结果 | 第59-60页 |
| ·黄粉虫BBMV的提取结果 | 第60页 |
| ·Western Blot | 第60-63页 |
| ·Cry3A活性片段与黄粉虫BBMV的共孵育体系 | 第60-61页 |
| ·Western Blot结果 | 第61-63页 |
| ·含p ET28a-Cry3A质粒菌体的生长曲线 | 第63-64页 |
| ·含p ET28a-Cry3A质粒菌体的全菌电泳 | 第64-65页 |
| ·Cry3A蛋白的纯化 | 第65-66页 |
| ·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80页 |
| ·cry3am的构建 | 第76-78页 |
| ·引物序列 | 第76页 |
| ·F1/F2片段扩增体系和条件 | 第76-78页 |
| ·Overlap PCR获得cry3am | 第78页 |
| ·p ET28a-Cry3Am构建 | 第78-80页 |
| ·cry3am和p ET28a的双酶切 | 第78-79页 |
| ·连接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