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扬州评话的生存与发展 | 第10-19页 |
第一节 清代扬州评话的生存现状 | 第10-14页 |
第二节 民国以来扬州评话的发展情况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全面表白”的表演叙事性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故事内容的“全面表白” | 第19-23页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丰富和发展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叙事方式及“书台”演化/教化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扬州评话的表演特征 | 第31-45页 |
第一节 书台空间的象征性 | 第31-34页 |
第二节 书场上的交流 | 第34-37页 |
第三节 艺人口头表达的音乐性 | 第37-40页 |
第四节 艺人形体表达的造型性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