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思路框架 | 第17-18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20-32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0-25页 |
| ·互联网金融与 P2P 网络借贷 | 第20-24页 |
| ·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 | 第24-25页 |
|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25-32页 |
| ·宏观因素 | 第26-27页 |
| ·微观因素 | 第27-32页 |
| 3 互联网金融 P2P 网络借贷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32-41页 |
| ·指标的确定 | 第32-37页 |
| ·指标的筛选原则 | 第32页 |
|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7页 |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风险综合值的度量 | 第37-38页 |
|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第37页 |
| ·综合风险值的度量 | 第37-38页 |
| ·运用改进的 KLR 信号分析法构建信号区间 | 第38-41页 |
| ·改进的信号分析法原理 | 第38-39页 |
| ·预警信号区间的建立 | 第39-41页 |
| 4 实证分析 | 第41-58页 |
| ·数据来源 | 第41-43页 |
| ·预警分析 | 第43-52页 |
| ·模型运算 | 第43-49页 |
| ·信号灯显示 | 第49-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 ·应对措施 | 第52-58页 |
| ·互联网金融 P2P 借贷风险内部管理措施 | 第53-55页 |
| ·互联网金融 P2P 借贷风险外部防范措施 | 第55-5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