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2 “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 ·基本概念的阐述 | 第15-16页 |
| ·理想教育 | 第15页 |
| ·“中国梦” | 第15页 |
| ·“中国梦”的理想教育 | 第15-16页 |
| ·“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共通性 | 第16-18页 |
| ·“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传播主体的共通性 | 第16页 |
| ·“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教育客体的共通性 | 第16-17页 |
| ·“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精髓和未来构想的共通性 | 第17-18页 |
| 3 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18-24页 |
|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18页 |
|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8页 |
|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18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1页 |
| ·在“中国梦”环境下,共同理想得到普遍认同 | 第18-19页 |
| ·理想追求存在层次性差异 | 第19页 |
| ·理想观念出现扭曲性偏向 | 第19-21页 |
| ·大学生理想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1-24页 |
| ·传统理想教育的内容虚高与形式僵化 | 第21-22页 |
| ·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与蔓延 | 第22页 |
| ·功利化社会的消极影响 | 第22-24页 |
| 4 “中国梦”提升理想教育的思想境界 | 第24-32页 |
| ·“中国梦”教育深化理想教育的认知水平 | 第24-27页 |
| ·“中国梦”的展现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 | 第24-25页 |
| ·“中国梦”的理念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 | 第25页 |
| ·“中国梦”的精要支撑起崇高的思想信仰 | 第25-26页 |
| ·“中国梦”的解读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 | 第26-27页 |
| ·“中国梦”指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正确方向 | 第27-29页 |
| ·把个人理想上升到民族理想、国家理想 | 第27-28页 |
| ·排除各种腐朽观念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激励脚踏实地、奉献拼搏的进取精神 | 第29页 |
| ·“中国梦”满足了大学生的理想预期 | 第29-32页 |
| ·找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现实道路 | 第29-30页 |
| ·勾勒出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 第30-31页 |
| ·树立起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坚定信心 | 第31-32页 |
| 5“中国梦”融入理想教育的方法思考 | 第32-39页 |
| ·倡导”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主导作用 | 第32-34页 |
| ·加强“中国梦”的理论学习领会其深刻内涵 | 第32页 |
| ·通过“中国梦”激发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 第32-33页 |
| ·依托“中国梦”描绘未来中国的美好前景 | 第33-34页 |
| ·以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夯实理想的基石 | 第34-36页 |
| ·提高专业技能用职业理想服务人民大众 | 第34页 |
| ·积极投身基层实践让奋斗与创新并重 | 第34-35页 |
| ·埋头苦干力争上游争取建功立业的成就 | 第35-36页 |
| ·确立“中国梦”指导下务实而进取的人生规划 | 第36-39页 |
| ·以“中国梦”充实远大的人生理想 | 第36-37页 |
| ·以“中国梦”明确科学的人生目标 | 第37-38页 |
| ·将人生道路的规划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 | 第38-39页 |
| 6 结束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录 大学生理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第44-46页 |